摘要:全智贤一句“遗憾”就把我们打发了?12号那天,她穿着白衬衣站在镜头前,声音轻得像蚊子,说完“可能引发误解”就鞠躬走人,连“对不起”仨字都没吐。
全智贤一句“遗憾”就把我们打发了?12号那天,她穿着白衬衣站在镜头前,声音轻得像蚊子,说完“可能引发误解”就鞠躬走人,连“对不起”仨字都没吐。
屏幕前的我直接翻白眼——姐,你演的是虚构总统,可踩的是真实国名,一句“误解”就把锅甩给观众的智商?
微博那2.3亿阅读不是刷的。
我上周想二倍速补个槽点,发现爱奇艺、腾讯、B站全下架,只剩盗版网站挂着韩语生肉。
弹幕里中韩双语对骂,一条“韩国编剧又黑中国”刚飘过去,马上被“看不懂别追”盖过去。
最离谱的是,韩国放送通信委员会信箱被塞了2000封投诉信,工作人员加班到半夜,一边删重复文件一边嘟囔:上次《鱿鱼游戏》也没这么疯。
Netflix倒笑得合不拢腿。
他们连夜在海报角落加行小字“本故事纯属虚构”,结果亚洲区播放量蹭蹭涨35%。
数据组小哥在Slack发表情包:骂归骂,身体很诚实。
我盯着那条曲线,突然懂了——原来吵架也是流量密码。
编剧金秀珍现在估计在家抠脚。
CJ ENM直接把她新项目《北极星》的预算冻住,群里传截图,投资方只回一句“先缓缓”。
更惨的是导演李宰圭,18号刚官宣加盟Apple TV+科幻剧,下面高赞热评:逃去火星也躲不过骂。
我都能想象他半夜刷手机时那张苦脸。
最魔幻的是官方下场。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被记者追问,憋出一句“电视剧不是外交文本”;咱们外交部更绝,淡淡一句“希望促进相互理解”,翻译过来:别挑事。
两边都怕民意火烧到自己后花园。
韩国文化院15号在北京开座谈会,北大教授直接放PPT,指着世界地图说:用真实国名编战争,就是给现实点火。
台下韩国留学生小声嘀咕:那好莱坞炸白宫怎么算?
教授耸肩:谁让美国没邻居。
我捋完一圈,发现这事根本没有赢家。
观众丢了剧,平台赚了量,演员掉了口碑,编剧丢了饭碗,两国网友再积一层新仇。
哦对了,全智贤的代言品牌悄悄把微博置顶换成了产品图,评论区关了。
你看,资本最诚实,风头不对立刻切割。
文艺作品一旦借用真实国名,就不再只是故事,它成了贴脸开大的情绪炸弹。
下次谁再写跨国冲突,最好把地图抹成马赛克,不然2000封投诉信只是起步价。
来源:下雨天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