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15号,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门口,坐在轮椅上的“古二新语”用眼球追踪仪打出这行字,现场视频半小时冲上热搜。
“写了三年,名字被抹掉,只拿到三千块,现在连呼吸都要靠机器。
”——1月15号,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门口,坐在轮椅上的“古二新语”用眼球追踪仪打出这行字,现场视频半小时冲上热搜。
我看完只想问一句:要是今天不闹大,是不是又一个编剧悄悄被“做掉”?
2024年1月,法院终于立案,案由就五个字:著作权权属。
诉状里夹着2018年那封邮件,王家卫工作室让古二签“创意贡献确认书”,签完却不给署名。
邮件末尾一句“项目需要统一对外口径”,翻译成人话就是:你的点子我们收下了,名字别出现。
古二当时没签,如今成了呈堂证供。
有人纳闷,三千块也太少?
剧组回我一句“合理劳务”。
我替大家算笔账:2018年一集头部剧编剧费行价五万起步,三年里古二交出的结构大纲、人物小传、商战分集,拢共七十二万字,平均下来一个字四分钱,连打印纸都不够。
更离谱的是,法院要求泽东影业交出2017-2020全部会议记录,对方律师甩出“时间久远,部分遗失”。
同期流出的2020年录音里,制作部老大亲口说“商战线就按古二那版走,别改”。
这段语音现在放在证据清单第17页,时长43秒,播放键一按,全场安静。
中国编剧协会也下场,秘书长汪海林放话:案子判下来,以后谁再敢“只留钱不留名”,就得掂量掂量。
行业闻风丧胆,我认识的几个制片连夜把在拍项目叫停,补签“创作链证据”,一时间打印机冒烟,律师涨价三成。
古二的ALS是2022年确诊,现在全身只剩眼皮能动。
募捐链接里写着“诉讼费十万,呼吸机电量只剩12小时”。
我捐了200,留言:别让写字的人寒心。
不到半天,目标达成,评论区清一色“给繁花一个真相”。
泽东影业最新声明还是那句“创作流程合规”。
秦雯的律师说在整理手稿,可手稿能说话吗?
能说出2018年冬天古二在松江宾馆通宵改十集大纲,凌晨三点给王家卫发微信“商战要加一条反杀线”?
那条反杀线现在原封不动在剧里,名字却只剩秦雯。
法院还没判,行业已经洗牌。
投资方把“完整创作链”写进合同,编剧们把录音笔当文具。
古二用眼球一下一下敲字:“我不怕死,怕的是死了还被说成没写过。
”
案子输赢其实很清楚:如果名字都能被偷,以后谁还老老实实写故事?
今天我们不替他喊一嗓子,明天消失的就是你我手里的键盘。
来源:聪明的蜻蜓gZ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