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破3却被骂烂?《沉默的荣耀》三大槽点刷屏,于和伟也救不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02 13:17 4

摘要:家人们,国庆档的谍战大剧《沉默的荣耀》你们看了吗?本来以为是部闭眼冲的好剧,结果开播就差评一片,这反转实在太意外了!赶紧点个关注,跟娱乐圈的阿达西一起扒扒这剧到底咋回事~

家人们,国庆档的谍战大剧《沉默的荣耀》你们看了吗?本来以为是部闭眼冲的好剧,结果开播就差评一片,这反转实在太意外了!赶紧点个关注,跟娱乐圈的阿达西一起扒扒这剧到底咋回事~

这部剧可不简单,聚焦1949到1950年的真实历史,讲的是吴石、朱枫等烈士在台湾潜伏的英雄事迹,光是题材就自带重量。导演是杨亚洲,主演更是神仙阵容——视帝于和伟搭档视后吴越,还有曾黎、魏晨、喻恩泰这些实力派加持,开播前某平台预约量超22万人次,堪称"剧王"候选。播出后收视也很能打,首播就破2,后来直接飙升到3,眼看就要拿下收视冠军。可谁能想到,收视涨得快,差评来得更快,打开评论区几乎清一色吐槽,而且大家的槽点居然惊人地一致。

我认为最让观众无法接受的,是剧情逻辑硬伤太明显。按理说这剧有国家安全部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还走访了英雄后人、研读了尘封史料,剧情不该出问题。但实际看下来,不少情节实在经不起推敲。有网友吐槽,吴石在福州当副主任时,共产党能随意去官邸见他;到台湾做国防部次长后,又光明正大地见情报人员,这操作别说特务了,普通人看了都觉得不对劲。还有观众说,明明是可歌可泣的历史,却被编得乱七八糟,索然无味,怀着对先烈的敬仰看了半集就实在追不下去了。谍战剧的核心就是紧张感和逻辑性,剧情站不住脚,再强的阵容也撑不起来。

没想到的是,于和伟的演技居然也成了吐槽重灾区。作为公认的老戏骨,于和伟这些年塑造了不少经典角色,正派反派都能驾驭,按理说演谍战剧该是手到擒来。但这次观众却不买账,有网友直言"他演什么都是一个样子,全是运筹帷幄的表情,太标签化了",甚至有人说他"从头到尾装得不要不要的,毫无演技"。不过也有观众觉得他的表演没问题,比如在被宪兵带到绥属时,那句反问把紧张感拉满,只是重复的表演风格让看惯了他作品的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我认为,老戏骨也需要不断突破,否则很容易陷入固定模式,让观众失去新鲜感。

第三个槽点集中在后期制作的疏漏上,这点几乎所有观众都有共鸣。剧中人物多是70年前的党派人士,职位身份复杂,很多观众对那段历史并不熟悉,全靠角色介绍字幕理清关系。可偏偏这些关键字幕一闪而过,根本来不及看清。有网友忍不住发问:"就想问问导演,介绍角色身份的字幕多留两秒很难吗?"底下一堆人附和,看来这不是个别问题。总不能让观众先翻遍历史资料再来看剧吧?后期这点小细节没做好,直接拉低了整部剧的观感。

更让人可惜的是,剧中还有演技断层的问题。于和伟、吴越这些老戏骨的表演确实在线,吴越饰演的朱枫出场就让人觉得"舒适",台词和表情都挑不出毛病;于和伟在茶叙戏里一句"不就是毛人凤吗,算了",表面云淡风轻实则暗流涌动,把角色张力拉满。可魏晨饰演的副官聂曦却被骂"木",面对高压场景只会抿嘴、瞪眼,台词含糊不清,和于和伟同框时气场差距明显,甚至导致他的独立戏份跳播率上升了0.7%。谍战剧需要演员之间的情绪联动,一旦有人掉链子,整个画面的感染力就弱了。

其实客观说,这部剧也有不少闪光点。服道化还原了年代感,剧情节奏紧凑,吴石赴台前托孤、交通员张灏牺牲自保等桥段,都让人看得揪心。而且它聚焦台湾地区的地下斗争,填补了同类题材的空白,这种历史还原的勇气值得肯定。但观众的吐槽也很中肯,毕竟大家对好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承载着英雄事迹的作品,更容不得半点敷衍。

看完这些是不是对这部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其实一部剧的好坏没有绝对答案,有人觉得是烂片,有人却能看出闪光点。你觉得《沉默的荣耀》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于和伟的演技真的退步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别忘了点赞关注娱乐圈的阿达西,后续还会带来更多文娱热点解析哦!

来源:娱乐圈的阿达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