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替身+复仇”早被拍烂了,还能翻出什么新花样?7月15号爱奇艺上线《桃夭》,72小时干到8000万播放,直接把微剧场年冠提前锁死。
“替身+复仇”早被拍烂了,还能翻出什么新花样?7月15号爱奇艺上线《桃夭》,72小时干到8000万播放,直接把微剧场年冠提前锁死。
我一口气刷完前十集,满脑子只剩一句:庶女徐月桃不是黑化,她是把“宫斗”这俩字按在地上摩擦。
先说最带感的——湘妃色。
剧里她第一次穿这颜色去御花园,皇帝当场皱眉,说“像见了血”。
我原以为是美术炫技,结果导演自己爆料:万历爷确实讨厌紫色,史料里写“厌紫如仇”。
服装组为了这点八卦,整出7种光感的湘妃缎,太阳底下是粉,灯影里变暗红,活脱脱把“杀机”缝进布料。
就冲这细节,我信了:剧组是真考据,不是堆滤镜。
再聊演员。
岳雨婷演黑化不靠烟熏大红唇,她靠“眼神杀”。
有一场戏,徐月桃被贵女们按头灌酒,她抬头盯人,嘴角还挂着笑,镜头推上去,睫毛都没抖,弹幕齐刷“后背发凉”。
抖音模仿她挑眉的短视频3.2亿播放,我跟着学,差点把眼角抽抽筋——人家那是36小时不卸妆熬出来的红血丝,普通人学个寂寞。
男线也疯。
朱哲人演的宦官赵观,前一秒给主子递暖手炉,下一秒拿炉子烫叛徒,边烫边念“天冷,奴才给您驱驱寒”。
拍这场时他提前三个月学明代礼仪,跪得比群演还标准,结果一条过,导演喊卡,他膝盖肿得站不起来。
韦若辰更惨,结局被反杀那场戏NG27次,血浆灌鼻子里,呛到哭,哭完继续躺,理由是“摄政王死得太轻松,观众会不爽”。
听完我只想说:你们内卷能不能带带隔壁古偶?
数据也离谱。25岁以下观众占68%,豆瓣7.9,知乎89%推荐,微博话题6亿阅读。
平台趁热打铁,宣布加投5部同款,VIP订阅一周涨23%。
我算了笔账:一集15分钟,成本据说不到长剧十分之一,回报率却吊打S+。
难怪资本狂喜,观众也真香——谁不爱上班地铁里刷完一场反杀,爽点密集,不注水,连倍速都省。
当然,槽点也有。
剧情飞快到像开了2.5倍速,人物动机靠台词直给,感情线基本工具人。
可转念一想:微短剧要的就是“短视频的爽+剧的连贯”,它做到了。
就像泡面,没人苛求营养,但它三分钟填饱你,还让你惦记下一口。
最狠的是,剧外也在同步“宫斗”。
灿然文化一边放花絮,一边官宣互动小说、广播剧、沉浸式剧场,10月北京隆福寺首站,票还没开卖,黄牛已经加价三倍。
我朋友圈有人放话:要去现场当一次“徐月桃”,亲手给仇人灌酒。
听完我只觉得毛骨悚然——戏里戏外,大家都在找替身泄愤,谁还记得最初那个只想活命的庶女?
说到底,《桃夭》赢的不是套路,是把套路玩成刀,刀刀往观众爽点戳。
它告诉你:复仇不是目的,是生意;黑化不是人设,是流量密码。
至于我们,刷完爽完,明天继续挤地铁,只是偶尔抬眼,会想起湘妃色里藏着的血——原来我们爱的,从来不是庶女逆袭,而是自己也能在15分钟里,做一次不留姓名的反派。
来源:自由饼干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