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年羹尧在西北取得大捷,回京接受雍正表彰之际,作为御史官员的孙嘉诚因不满年羹尧的很多做派,直接向雍正弹劾起了年羹尧,列举了很多 罪状。
今天,咱们继续就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探讨分析。
话说,年羹尧在西北取得大捷,回京接受雍正表彰之际,作为御史官员的孙嘉诚因不满年羹尧的很多做派,直接向雍正弹劾起了年羹尧,列举了很多 罪状。
对于孙嘉诚的弹劾,雍正并没有怠慢,选择了亲自审问孙嘉诚。
与此同时,雍正还特意让十三阿哥暗自调查了一下,确定孙嘉诚的弹劾并不是受到八爷党的蛊惑,而是他的自发行为。
写到这里,或许大家注意到一个细节。
此刻,年羹尧通过一个雍正身边的贴身侍卫,关注着雍正身边的一举一动,包括雍正是如何对待孙嘉诚。
对于这个细节,大家有没有细想一下,这个原本属于雍正身边的贴身侍卫,何以会在这个时候替年羹尧“监视”雍正呢?
有没有这个可能,这个侍卫其实是受雍正的安排,来到年羹尧身边做线人,一方面替雍正监视年羹尧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有选择地把雍正这边的情况,“透露”给年羹尧。
我们且看这个侍卫给年羹尧汇报了一些什么内容:
看到雍正在审年羹尧了,而且很生气。
这个“很生气”三个字,向年羹尧传递的信息是,雍正面对孙嘉诚的弹劾,并没有予以采纳,而是在维护年羹尧。
所以说,这个侍卫是雍正派到年羹尧身边负责监视年羹尧,同时又保证年羹尧和雍正之间及时通气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当下雍正安排这样一个人很有必要。
雍正既要确保对年羹尧的一举一动及时掌握,同时也要确保自己和年羹尧之间能够及时通气,以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
毕竟当时的西北,还需要年羹尧继续坐镇,暂时还不能轻易动他,这个君臣和谐的面子必须得维护好。
接下来,雍正对孙嘉诚的处理,就颇有点微妙了。
孙嘉诚声称,当下的大旱天气,就是因为朝中有了奸臣,这个奸臣就是年羹尧。
雍正顿时“勃然大怒”,责罚孙嘉诚去太阳底下求雨。
雍正何以会采用这样一个近乎“儿童过家家”的方式责罚孙嘉诚呢?
因为雍正既然想维护年羹尧,完全可以把孙嘉诚痛斥一顿,这事也就过去了。孙嘉诚之前又不是没被雍正骂过。
我们且继续看十三阿哥在后面的一个行为:
他对雍正表示,要亲自去喊年羹尧过来,为孙嘉诚求情。
十三阿哥已经看出了雍正的用意,就是故意让孙嘉诚去太阳底下暴晒,然后等着年羹尧来为孙嘉诚求情。
因为他之前已经通过那个侍卫传递给年羹尧信息:我已经替你责骂了孙嘉诚,接下来你再来替孙嘉诚求个情,你俩的矛盾就大事化小了,这事就彻底翻篇了。
十三阿哥正是看到了这一层,又苦等不来年羹尧,只好准备亲自出马,想尽快了结此事,以免孙嘉诚继续受苦。
雍正当然不乐意。
因为这样一来,其实是十三阿哥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强行干预了整件事,年羹尧和孙嘉诚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化解。
今后,孙嘉诚还会继续找别的借口,弹劾年羹尧,还有可能被八爷党带节奏,那么雍正安排年羹尧坐镇西北的大局就受到影响了。雍正在大局不稳的情况下,便没办法全心全意推行新政的实施。
接下来发生的情况,却使得整件事变得更为棘手和复杂起来。
一是一大批清流官员,包括刘墨林在内,都跑到太阳底下,和孙嘉诚一起求雨。
这说明什么呢?
眼下的局面中,已经不是孙嘉诚和年羹尧之间的矛盾,而是整个清流集团都和年羹尧结下了矛盾——这个其实是八爷党最希望看到,也正在等待的机会。
就在雍正还没想好如何破解这愈发棘手的问题之时,更让人难以预料的问题出现了:
老天居然真的下起了雨。
这下,孙嘉诚和整个清流集团,妥妥地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而年羹尧已经错过了和孙嘉诚调和矛盾的机会。
不仅如此,他已经彻底得罪了清流集团。
有了这层天意,年羹尧就算不是奸臣,也得背上奸臣的恶名。
最后,为什么雍正会伫立在雨中,沉默良久呢?
如果说之前雍正还在创造机会,想凭自己的影响力,避免清流集团和年羹尧之间发生摩擦的话。
这场雨却浇灭了雍正的想法。
就如同上方谷的大雨浇灭了诸葛亮北伐的最后一点决心一样。
大雨倾盆而下那刻,我觉得雍正释然了许多。
既然天意如此,年羹尧无法理解他的那份苦心,那就一切顺其自然吧。
所以,接下来雍正不再试着劝和年羹尧和孙嘉诚,而是直接安排孙嘉诚去年羹尧身边推行新政。
其实,做出这个安排那一刻,雍正已经看到了最后的结果。
来源:茅塞盾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