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剧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了,爱奇艺和腾讯上有部禁毒剧《围猎》挺火的。王阳、张宥浩、俞灏明、邓恩熙这些演员都在里头,但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这剧拍得跟以往那种“警匪对决”的套路不太一样。
最近刷剧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了,爱奇艺和腾讯上有部禁毒剧《围猎》挺火的。王阳、张宥浩、俞灏明、邓恩熙这些演员都在里头,但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这剧拍得跟以往那种“警匪对决”的套路不太一样。
一般的类型片都是主角“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物为剧情服务。但《围猎》反着来,它围绕“人”来讲故事,讲人和案件的关系,讲案件对人产生的影响。以往剧里“猫捉老鼠”的博弈,观众只看到输赢,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赢”。《围猎》做的,就是把禁毒案件背后的“为什么”讲清楚。比如杨一鹏为什么要冒险卧底?因为他的战友,也是他入伍后的第一位领导,在战斗中牺牲了。这份战友情成了他拼命的动力。这样一来,人物就立得住了,不是为了推进剧情而存在。
更难得的是,剧里那些边缘人物和毒贩也没被脸谱化。多仔的养父马仔叔以前干过运毒的“骡子”,多仔的妈妈就是因为毒品死的,多仔恨透了毒品,但又没法完全摆脱那个圈子。张宥浩和杨皓宇演的这对养父子,关系特别复杂。马仔叔曾经是毒品链条上的一环,但他痛恨毒品夺走了多仔母亲的生命,这种矛盾和挣扎让角色特别真实。毒贩牟森也不是纯粹的大反派,他是毒枭的私生子,爸爸利用他,妈妈为他而死。这些复杂的人性设定,让观众能思考毒品是怎么把人变成非人的。拍摄过程也够拼的。剧组基本上全实景拍摄,渔排、码头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都是真的。为了追求纪实风格,他们有时候一天要跑多个地方。有人建议在棚里搭景省事儿,但被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渔排上的风、海水的味道、人们走路的状态,这些都是搭景模拟不出来的。纪实风格的核心就是“贴近生活本身”。剧里对新型毒品的呈现,都是从实际采风了解到的真实情况。比如伪装成饮料的毒品、通过游戏装备交易贩毒这些方式。这种细节让人看完会多个心眼儿,知道毒品现在能伪装成什么样。
剧里有个角色叫伍之安,她爸爸是缉毒警察,执行任务时牺牲了。她后来继承了父亲的警号,继续在禁毒一线战斗。警察有句口号叫“为了清朗的天空”,听着简单,但仔细想想,警察徽章上那个盾牌,其实是用他们的生命铸成的人肉盾牌,为老百姓挡住所有危险。这种牺牲和守护,平时咱们真看不见。这也重新定义了什么叫“英雄”。不是那种飞天遁地的超级英雄,而是那些在看不见的战这也重新定义了什么叫“英雄”。不是那种飞天遁地的超级英雄,而是那些在看不见的战线上,用生命守护我们安全的普通人。
从选角到拍摄,从人物塑造到场景还原,《围猎》做的每个细节都在强调——让观众看到最接近生活本身的状态。不是为了炫技,不是为了猎奇,就是想让观众真正看懂禁毒这件事背后的“为什么”。这大概就是这部剧跟其他警匪片最大的不同吧。
#用镜头语言重新定义禁毒题材#
来源:影视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