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褚韶华不收,因为戒指背后写着“与日本小村家族合作”七个小字,她只要点头,夏家仓库当天就能补货,代价是国药公会的民族招牌被砸烂。
褚韶华把戒指推回盒子的那一刻,上海国药公会里空气像被抽干。
夏元脸色铁青,闻知秋悄悄松了松领带,田大少在后排嘴角上扬。
戒指是夏家传了三代的信物,也是夏元想锁死褚韶华的最后一把锁。
褚韶华不收,等于当众宣布:夏家想用婚姻换股权的算盘彻底落空。
夏元为什么急着送戒指?
东三省药材断供,夏家库存只够撑四十天。
他得在公会改选前拿到褚韶华手里的南洋渠道,否则投票必输。
戒指不是求婚,是合同,是公章,是救命稻草。
褚韶华不收,因为戒指背后写着“与日本小村家族合作”七个小字,她只要点头,夏家仓库当天就能补货,代价是国药公会的民族招牌被砸烂。
她算过账:夏家补货能赚三个月,骂名却要背一辈子。
她不做这个替罪羊。
闻知秋投反对票也是算账。
他手里有浙江药农的全年订单,一旦夏元当选,小村家族的药材会压价到谷底,浙江药农明年全得改种水稻。
闻知秋反对夏元,保住的是药农,也是自己未来十年的货源。
夏元落选后立刻砸闻氏大药房,砸的是闻知秋的现金流,逼他在三个月内低价出让股份。
算盘珠子打得响,可惜褚韶华提前把闻知秋仓库里剩下的药材全部买断,转手卖给南洋,闻知秋没死,夏元砸店白砸了。
田大少渔翁得利最干脆。
他早和日本三井签好暗线,夏元砸店越狠,闻知秋越难翻身,田大少越能以低价收尸。
褚韶华拒绝戒指,等于把夏元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扔进海里,田大少只要再按一次价,夏家就得把整条船卖给他。
褚韶华看得明白,田大少笑里藏刀,但刀口暂时不对她,她先把南洋渠道握在手里,下一步再谈。
历史里真有同款。
1932年《抵制日货公约》贴满上海药行,三井的代理人照样在法租界喝茶,公会里一半人签字,一半人收钱。
夏元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褚韶华的做法和当年董竹君一模一样:不嫁豪门,自己开锦江饭店,把日本人的饭局变成自己的包间。
戒指可以换钱,但换不来话语权,褚韶华把戒指推回去,就是把“夏家媳妇”四个字推回去,留下“褚老板”三个字。
现在回看,夏元输的不只是投票,是人心。
他以为女人只要戒指,忘了褚韶华手里还有账本。
账本里记着夏家和小村家族的每一笔交易,哪天她不高兴,账本就能变成报纸。
夏元想锁死她,反被她锁死。
闻知秋赢的不只是投票,是时间。
褚韶华帮他拖住夏元三个月,足够他把浙江药农的订单变成现金。
田大少笑得最晚,但他笑得最大声,因为夏元和闻知秋打得越狠,他收尸越便宜。
戒指还在盒子里,褚韶华已经坐上开往南洋的船。
她带走的不只是药材,还有上海国药公会最后一点骨气。
夏元站在码头,手里攥着空盒子,像攥着一张过期的船票。
闻知秋在仓库点货,算盘珠子噼啪响,算的是明年药农的收成。
田大少在法租界喝茶,茶里漂着三井的旗子。
褚韶华拒绝戒指,是拒绝把命运交给别人。
夏元想用婚姻换股权,闻知秋想用投票换货源,田大少想用低价换整条船,只有褚韶华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戒指推回去,推开的不是一个人,是整个旧规则。
如果戒指换成你,你收还是不收?
来源:剧集追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