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手机刷到凌晨两点,我还在给《盛夏芬德拉》贡献播放量——结果第二天上班迟到被扣了全勤。
刷手机刷到凌晨两点,我还在给《盛夏芬德拉》贡献播放量——结果第二天上班迟到被扣了全勤。
原来9月短剧已经卷到80亿次播放,一部15分钟的戏能把鼓浪屿咖啡馆挤爆,老板笑得比主演还开心。
我算了笔账:刘萧旭拍一集15万,拍三天,日薪5万。
我月薪6千,得干8年才抵他72小时。
这落差比剧情还刺激。
更离谱的是,腾讯视频把单集上限拉到20分钟,顺手甩出10亿基金。
导演们连夜改剧本,原本“霸壁咚”直接升级成“霸壁咚+追妻火葬场+广播剧+漫画”,一条龙割韭菜。
家长群也炸了。
《真千金她是学霸》被北京教委盖章“中学生必看”,我妈立刻把链接甩给我妹:
“看看人家,高考笔记卖10万册,你笔记连狗都不啃。
”
我妹回了个白眼,转身把同款笔记加入购物车,边骂边付25块,真香。
广告商笑得更大声。
某美妆品牌往《偏偏偏爱你》里塞了3秒口红特写,销量直接翻2.7倍。
我女朋友看完下单两支,跟我说:“这不是消费,是支持国产剧。
”
我摸摸钱包,行,你说了算。
短剧越拍越贵,单集成本50万,服化道占35万,演员衣服比我家首付都贵。
可观众就是吃这套,60%的人愿意月掏25块,只为不看“5毛特效”。
我原本嘲笑他们傻,结果自己连夜充值,因为不想等广告。
越南都要翻拍《老公请和我恋爱吧》了,版权费听说七位数。
我都能想象越南阿姨边嗑瓜子边吐槽:“中国小短剧,狗血但上头。
”
文化输出靠狗血,谁还敢说low?
平台下一步准备上线“短剧剧场”,5分钟一集,AI写剧本,0.8秒生成一个反转。
我怀疑以后坐地铁,从国贸到四惠东,我能刷完一部三生三世。
看完这些,我算明白了:
短剧不是剧,是电子榨菜,是打工人的止疼片,是资本家的提款机。
我们一边骂它土,一边为它熬夜秃头。
15万日薪的演员、300%客流爆增的咖啡馆、10万册的笔记,全都靠我们这点睡不着的夜。
所以,别问短剧能火多久——
只要社畜还需要喘息,土味就永远有人埋单。
来源:乖巧湖泊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