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阿姨们迷靳东?因为他抓准了中老年女性的“情感刚需”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30 16:20 2

摘要:先看贺涵。西装笔挺,说句话都带着“我能搞定”的底气。罗子君被欺负,他出面撑腰;职场遇坎,他给解决方案。这种“全能精英”形象,简直戳中了阿姨们对“可靠”的所有想象。

我妈前几天翻出《我的前半生》重看,看到贺涵帮罗子君解决麻烦,突然说“现在哪找这么靠谱的男人啊”。

这话让我愣了下——都2024年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中老年阿姨迷靳东演的角色?

先看贺涵。西装笔挺,说句话都带着“我能搞定”的底气。罗子君被欺负,他出面撑腰;职场遇坎,他给解决方案。这种“全能精英”形象,简直戳中了阿姨们对“可靠”的所有想象。

你可能觉得假,可对她们来说,贺涵的价值不在真实,在“情绪代偿”。比如我邻居阿姨,老伴走得早,儿子在外地上班,她看贺涵深夜给罗子君送伞,就会想起自己生病没人陪的日子。贺涵的出现,像给她们心里的空缺填了块海绵。

后来靳东演白志勇,就翻车了。失业、离婚,还染着花头发瞎折腾。我妈看了两集就吐槽“这男的太不靠谱”,跟当初夸贺涵的劲儿完全不一样。

为啥?因为阿姨们要的不是“真实的loser”,是“有缺点的强者”。白志勇把“失意”写在脸上,没了贺涵那种“能扛事”的气场,自然抓不住她们的心。

直到后来的方远和马嘉,才算找对了路子。

方远是法官,断得了家长里短的官司,也会因为工作压力跟老婆拌嘴。马嘉是医生,能救死扶伤,也会在手术失败后躲起来哭。这俩角色没贺涵那么“神”,却多了股“人间烟火气”。

我妈看《底线》时,就说方远“懂人情世故”;看《欢迎来到麦乐村》,又心疼马嘉在非洲的孤独。你看,阿姨们不是只爱完美,是爱“强”里带点“软”——就像家里的顶梁柱,偶尔也会说句“累了”,反而更让人觉得亲切。

之前上海不是有假冒靳东诈骗的案子吗?几个阿姨深信“靳东爱自己”,还转了钱。当时很多人觉得荒唐,可细想下,这不就是她们的情感需求被利用了吗?现实里没人跟她们说贴心话,没人帮她们解决难题,剧里的靳东角色刚好补上了这块空白,久而久之就容易当真。

再说靳东本人的气质。高个子、低音炮,穿西装永远板正。阿姨们说他“有老干部范儿”,其实是这种形象让她们想起年轻时的“靠谱对象”——不是现在小年轻喜欢的“奶狗”,是能扛事、有担当的“硬汉”。就算他后来发腮了,阿姨们也说“不影响,气质还在”。

有人说阿姨们追的不是靳东,是他演的角色。这话没错,但更准确的是,她们追的是角色背后的“安全感”。贺涵的“我来了就逆转”,方远的“这事我帮你评理”,马嘉的“我会尽力救他”,这些话比任何甜言蜜语都管用。

你想啊,阿姨们到了这个年纪,见多了生活的糟心事,比起轰轰烈烈的爱情,更想要“有人能靠”的踏实。靳东的角色刚好踩中了这个点——专业、负责,还带点温柔,这不就是她们心里的“理想男性”模板吗?

不过话说回来,喜欢归喜欢,也得拎清剧和现实。我跟我妈说“贺涵是演的,现实里没这么完美的人”,她嘴上反驳,可后来看剧时也会说“这剧情太假了,哪有人什么事都能搞定”。

你家有没有喜欢靳东的长辈?她们是迷贺涵,还是更爱后来的方远、马嘉?

来源:庞庞娱乐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