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曾经站在影视赛道巅峰的港剧可以说几无容身之地,在内地动辄几十亿上下的电影赛道港片票房口碑一般,到了电视剧更是几乎到了查无可闻的状态。
文/景然
近些年曾经站在影视赛道巅峰的港剧可以说几无容身之地,在内地动辄几十亿上下的电影赛道港片票房口碑一般,到了电视剧更是几乎到了查无可闻的状态。
港剧每年都出,但是给人留下印象的寥寥无几,这几年也就一部《新闻女王》口碑热度双丰收。
至于上个月出品呼声甚高的《巨塔之后》最后以批评声一片5.8分很不体面的收场,而另一部《金式森林》几乎无人可知,因此港剧很急,森林还未息马不停蹄又上映了新剧《绝命法官》。
这部剧老港星云集,男主更是找来了王牌影帝张家辉,这位阔别电视剧赛道已经二十年的老将再次杀回电视剧频道自然带来了不少惊喜。
这部剧开播后已经推出五集,老实说辉哥的演技是绝对出彩,微表情小细节眼神中的各种一闪而过的情绪都表达的很好。
其他诸如胡杏儿、张兆辉、谢天华等人表现的也很到位,很有古早港剧那种味,剧情的节奏感也足够紧凑,但是看完五集小景总觉得很不对劲。
整个故事给人很怪异的感受,总觉得这剧看着无法代入也无法共情,尤其是辉哥找人拆车然后人被当偷车贼抓到后的一系列剧情都特别的别扭,于是小景就找来了评分高的美版评分,最低的韩版和原版,这么一看终于明白了,原来这就叫“邯郸学步”,也叫“画虎不成反类犬”。
那么到底为什么这么说,让小景把西方版和港版对比结合着一比较,可以说一目了然。
因为是翻拍所以整体的剧情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整个剧情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官,因为父子亲情为了保自己儿子,在法庭之外一步步编织起了一张巨大的罪恶蛛网。
美版《法官大人》评分最高,男主迈克尔·德西亚托由国际知名演员布莱恩·科兰斯顿饰演。
迈克尔·德西亚托法官因为儿子亚当车祸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彻底陷入了一个道德与法律的泥潭,因为受害者恰好是当地有名黑帮老大的儿子,所以一旦儿子认罪就是必死之局。
所以这位在法庭上一直执掌正义的法官,为了保护儿子,不惜以身试法,一步步掩盖真相,最终引发了一连串的悲剧性后果。
这部剧集能有好的口碑是因为它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犯罪故事,它通过细腻的叙事与复杂的人物刻画,撕开了美国司法系统的光鲜外表,揭示出其中隐藏的阶级、司法特权尤其是种族之间尖锐矛盾。
记住这个尖锐的“种族矛盾”,我们在分析港剧《绝命法官》时要考。
《法官大人》的剧情核心建立在一个看似简单的交通事故上,法官迈克尔·德西亚托的儿子亚当在一次驾车途中意外撞死了黑帮老大吉米·巴克斯特的儿子。
事故发生后,亚当因恐慌而选择逃逸,而迈克尔法官在得知真相后,最初想要选择带儿子自首,但当发现受害者身份时,他改变了主意。
而这一转折点至关重要,一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者在某种考量之下变成了犯罪者的同谋。
然后迈克尔法官开始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人脉资源疯狂地掩盖真相,他处理肇事车辆,删除监控记录,暗示警局熟人对此事轻描淡写,然后找替身遮盖证据,一切在父爱以及莫名而升的一种社会心理高位之下一环加一环。
然而纸包不住火,每一个掩盖的举动都引发出了新的问题,如同一个“漏油的桶,前面拧紧了盖子后面会不断的开口子。
整部剧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平行对照,两位父亲,分别是司法代表与黑帮老大,先是黑帮老大被正义的法官判刑,而后正义的法官却因为对孩子的爱走上了犯罪之路。
这种黑白相间的设定超越了简单的善恶二分,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面貌,远远不是非黑即白的。
随着剧情推进,其他人的命运也被牵扯进来,迈克尔法官的掩盖行为导致的第一个被牵连的无辜者,就是被他策划偷走肇事车的黑人科菲·琼斯,这个年轻的黑人在狱中被黑帮老大长子卡洛杀害。
而在此之后就是迈克尔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决定,一个又一个被伤害的无辜者入局,编织成了无法挣脱的犯罪网络,然而最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越来越多之后迈克尔还是未能保护儿子安全,亚当在派对上竟然是被误杀而死,所以路选错了,保护到最后也只有一个结局。
小景在港版《绝命法官》里看的特别别扭的地方就是曹威尔和马山宝这一批所谓的旧城区成员被主城区歧视。
因为车是引子,“小偷车贼”的命运更是所有链条的关键,前警官曹威尔的侄子马山宝被抓起来各种折磨包括到后面被警方先入为主,都是因为他是旧城区的人,两个帮派争地盘所以给了主角秦誉很多空隙可以完善自己的证据链。
这个贫富和跨地区歧视在港区不能说没有,但是这种几乎互相敌视到无法正常沟通敌意很难想象,于是看到这里就非常的别扭,还有就是这部剧的第一集,杀手们居然在法院门口直接围杀李誉,这个也有些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开始不知道这种别扭感是为什么,直到看了原版才找到了原因。
美版《法官大人》中那个贯穿始终被当成替罪羊的科菲·琼斯,那个被法官策划偷走肇事车的角色,是美国司法系统中种族不平等的象征。
他是一个黑人青年,这样一来港版不对劲的地方就通顺了吧?
肤色问题是西方一个非常尖锐且严重的矛盾问题,因为科菲会因为肤色而被白人警方特殊对待,一个黑人偷车贼和一个白人警官,无论是黑人如何挣扎结果都是预订的。
在剧中当迈克尔法官利用司法系统的漏洞与权威保护自己儿子时,科菲这样的黑人青年真就轻易成为可抛弃的棋子,最后不幸成为法官保护白人儿子的牺牲品。
这一情节设置直指美国司法系统中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尖锐地揭示了美国司法对待不同种族的不同面孔,这对于美国来说就是现实存在的事实,所以对于美剧观众看上去一点不突兀不觉得出戏,
联合国法官和律师独立性特别报告员玛格丽特·萨特思韦特曾指出:“为了有效地在法治下为所有人捍卫平等,司法机构应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
然而在《法官大人》呈现的司法图景中,这种平等与代表性是缺失的,同时更微妙的是剧中的权力结构反映了现实中的种族阶层,白人法官居于司法系统的顶端,而黑人青年则处于系统底层,随时可能被牺牲。
所以这些特别深刻的议题才是这部《法官大人》口碑优异的根本原因,可是这些设定放在亚洲国家上就很不合理了,因此韩版拍的一塌糊涂,而港版很明显也步了前尘。
《法官大人》的主要核心线是探索父爱的边界与悖论观。
两位父亲,法官迈克尔与黑帮老大吉米两个人都声称是为了孩子,结果却在为了孩子的这一过程中跨越了道德的界线。
吉米作为黑帮老大,为子复仇不惜动用私刑,迈克尔法官作为司法公正的化身,为亲情背叛了自己的职业誓言。
一黑一白,剧中的父爱呈现出一种异化的形态,本应是保护与养育却变成了破坏与毁灭的力量。
就像是《变形记》里的葛高里一样,为了证明自己当初做的一切不能功亏一篑,他也只能继续这条路,结果还是功亏一篑。
而迈克尔法官的悲剧就在于他越是努力保护儿子,就越将儿子推向更危险的境地。这种爱的异化与悖论构成了剧集的核心张力。
当他选择掩盖真相时,对儿子解释:“如果一开始就决定要做坏人,就得坏到底,要再更加恶毒,若摇摆不定,所有计划都会完蛋。”
这句话道出了迈克尔已深刻意识到自己无法回头的道德沦陷,也让一些观众看的沸腾看的爽感十足,但是最后狠狠一刀回旋镖就上了价值和道德教育,所以如果不是这部剧的各个隐喻存在单单就主线而言并不算出彩,而港剧恰恰只接过了主线。
《法官大人》第一季因为出彩的各种社会矛盾挖掘以及演员的出色表演还有各种新鲜的异国画面审美,让这部作品在我们的豆瓣也获得了8.3的好成绩,可是第二部放飞自我且没有太多真实说服力后分数瞬间就下降到了七分。
而《绝命法官》选择了翻拍,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冲突矛盾和社会文化截然不同,美版黑白肤色对立真是一种互相要命的决绝,可是港版旧城区和新城区因为地盘不同就有这么大的矛盾么?
这种因为地区划分所带来的对抗力度太不能服众了,所以就会觉得在剧中法官处理车,马山宝死不认罪,以及J方对马山宝的粗暴残忍很不合理。
而这这就是翻拍的最大问题,包括前几个月王宝强拍的《棋士》已经本土化修改的很多了,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不属于本土的价值观和意识,使得主角的一些行为特别别扭和不恰当。
而这部港剧也是这样,一句话就是水土不服,很明显港剧要重活得依靠内地市场,然而内地对于这样矛盾感的文化和氛围是不熟悉的甚至是觉得突兀的,当观众无法理解这部剧中想表达的真正道理时,这部剧就是失败的。
反正看完五集给小景的感觉就是这是想说明有钱能使G推磨?至于其他隐喻一点没有感觉到,所以这就是失败的。
原版《法官大人》中那位被迈克尔法官陷害而死于狱中的黑人青年,是整部剧很大的一个核心,是一个沉默的控诉者。
《法官大人》的深刻之处在于,这部剧不仅展示了一个法官的堕落,更揭示了西方培育这种堕落的社会土壤是种族的隐形偏见、司法的特权倾向、以及父爱名义下的道德豁免。
而这一切在张家辉的港剧中根本没什么感觉,因此港剧真的好好审视自己了,要明确自己优势是拍摄风格书剧情的紧凑感是动作,至于剧情内涵这些真的需要好好的找个内地优秀编剧学习一下。
最后毕竟港剧是陪伴了自己十多年的好伙伴,所以还是希望港剧能够找到自己的风格,真正的脱胎换骨走出自己的特色。
来源:星河倾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