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善良过头成了刺向自己的刀,《生万物》里最让人心疼的不是主角,而是那个永远学不会自私的苏苏。
善良过头成了刺向自己的刀,《生万物》里最让人心疼的不是主角,而是那个永远学不会自私的苏苏。
费左氏端着那碗粥走向苏苏时,手没有一丝颤抖。她脸上带着近乎慈爱的笑容,仿佛端着的不是夺命的毒药,而是对苏苏最好的祝福。此时的苏苏,刚刚生下与郭龟腰的女儿,身体虚弱,却还担心着疯癫的嫂子没人照顾。
她怎么会想到,就是这个她放心不下的人,会将她和丈夫一同送往黄泉。
01 那个雨夜,苏苏本可以离开
苏苏收拾好包袱,一步三回头地离开费家时,天空正飘着细雨。
宁学祥把这个被费家赶出来的女儿拉回到费家门口,不是为女儿讨公道,而是借机向费左氏要地要银子。轿子里的苏苏被晾在一边,仿佛她的人生从来不由自己做主。
苏苏与费家的纠缠,早该断了。
费文典牺牲后,费左氏将苏苏赶出费家。回到宁家的苏苏终于摆脱了费家少奶奶的空名分,与郭龟腰走到了一起。郭龟腰虽然出身卑微,却真心待她。
两人组建家庭,生儿育女,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本是苏苏悲剧人生中难得的曙光。
就连绣绣也看出费家已非久留之地。她在苏苏生下女儿后,察觉费左氏神情不对,想立即接走她们母女。如果苏苏那时点头,结局必将不同。
02 善良,是苏苏解不开的枷锁
苏苏的善良,从一开始就刻在骨子里。
在费文典劝她离婚时,明明这段婚姻徒有虚名,苏苏却拒绝了。她的理由简单得让人心疼:“人若无情无义,便不配做人。”
哪怕费文典多年为革命奔走,不常归家,她也愿意守着费左氏,照看这个家。
费左氏因费文典之死精神几近崩溃,变得清醒一天糊涂三天。苏苏念及嫂子需要照顾,又搬回费家。这个决定,看似轻描淡写,却是将她引向死亡的转折。
在街头遇到疯魔的费左氏,看见那位老人心里依旧把文典视为唯一依靠,把苏苏当作“文典的媳妇”,苏苏心软了。她明可以拥有温暖的生活,却选择回到那个吃人的牢笼。
03 大脚眼中,绣绣的另一面
而在苏苏的故事之外,绣绣的坚韧和担当,恰恰照见了苏苏柔弱的悲剧。
绣绣这个角色,皮肤黝黑、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说话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举手投足间全是庄稼人的质朴与坚韧。
为演好这个角色,杨幂主动向剧组提出去农村体验生活,在山东临沂莒南县的一个普通村落住了4个月。
她每天清晨六点起床学烧柴生火,灶膛里的浓烟呛得她眼泪直流;学烙煎饼时手腕酸痛,手指被滚烫的鏊子烫出泡;农忙时跟着村民下地,手臂被玉米秸秆划伤。
这种扎根生活的决心,让绣绣在剧中面对困境时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当抓兵的进村,绣绣急中生智,用哥哥的团练队伍保下了铁头、柱子和腻味。而大脚险些被抓,多亏郭龟腰及时出手相救才逃脱。
绣绣找不到大脚,心里难过却仍惦记着苏苏——听说苏苏假怀孕的事,她立刻担心起妹子的处境。
绣绣的担当和保护欲,与大脚牺牲后可能揭示的真相形成了讽刺的对比——若不是苏苏重返费家惨死,大脚到死都不会知道绣秀坚强外表下对家人深沉的爱与责任。
04 最后一顿饭,善良终遭背叛
苏苏怀孕的消息,让半疯半醒的费左氏彻底走上了极端。
费左氏一生困在封建礼教里,病入膏肓。她发现苏苏怀孕后,得知孩子是郭龟腰的,便认定这孩子留不得。
在费左氏看来,苏苏怀上郭龟腰的孩子,是对费家门楣的挑衅。
苏苏与费左氏推搡中意外早产,生下女儿。绣绣察觉不妙,想在苏苏生产后将她们母女接走。然而,命运没有给苏苏这个机会。
费左氏砸了费家祠堂,苏苏担心嫂子出现意外,答应留下来陪她吃完最后一顿饭。就是这最后一念之仁,断送了苏苏和郭龟腰的性命。
那顿饭后,苏苏、郭龟腰和费左氏都成了僵硬的尸体。绣绣返回费家时,只看到三具冰冷的尸体。
05 露马脚的人生,从未真实活过
“露马脚”这个词,据说源于明朝马皇后的故事。因她有一双大脚,总用衣裙遮盖,一次乘轿时大风掀起轿帘,双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苏苏就像那位马皇后,一生都在努力遮盖自己的“马脚”——她真实的情感和欲望。
她被迫嫁给费文典,守活寡;她对郭龟腰萌生感情,却觉得自己不贞;她渴望自由,却被“恩情”捆绑。直到死,她都没能真正做回自己。
而绣绣与她截然不同。绣绣扎根于生活,面对困境不屈不挠,敢于与命运抗争。
可惜苏苏没有绣绣的勇气,她的善良缺少锋芒,最终成为刺向自己的利刃。
在我看来:看着苏苏的故事,想起身边多少女人也是如此——一辈子为别人活,习惯了牺牲,等到想为自己活一次时,却发现已经不会了。
苏苏的悲剧不在于死亡的方式,而在于她一生从未真正为自己活过。如果善良注定要被辜负,我宁愿天下的“苏苏”们能学会一点点自私。
毕竟,活着的善良,远比死去的完美更值得追求。
来源:雨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