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我们的河山》创作座谈会举行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30 12:42 1

摘要:9月29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我们的河山》创作座谈会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

9月29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我们的河山》创作座谈会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八一电影制片厂,山东省、重庆市、上海市、黑龙江省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以及专家学者,本剧主创、制作播出机构代表和媒体代表等7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在会上指出,《我们的河山》为推动重大主题文艺精品创作传播提供有益启示。该剧之所以取得成功,首先得益于坚持超前谋划与集成合力,围绕重大历史节点提前布局,实现项目高位启动和资源高效整合,为打造精品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还得益于拥有一支兼具家国大情怀、细节真实感、专业硬实力的创作团队,他们以倾注心血、深入生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就这部优秀作品。《我们的河山》创作始终秉持人民至上、敬畏观众的态度,以历史的真实和情感的朴实打动观众、回应时代。该剧通过系统展现社会大变局下党领导的全民抗战,深化主题并映照现实,深刻诠释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沂蒙精神。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文峰表示,该剧将全民族的抗战史和小人物的斗争史融为一体,将鲁南地区的士气民风与敌后战场的决死斗争融为一体,将宁折不弯的英雄气节和乐观积极的战斗精神融为一体,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伟大战争思想和“派兵去山东”的正确战略决策融为一体,全体主创以高水平的专业发挥,全力以赴,共同谱写一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和根据地建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伟大斗争颂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主任梁红介绍该剧的收视表现和热烈反响,表示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和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广电局、华策影视紧密合作,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效统一,着力提高作品内容质量和审美表达,最终实现该剧社会效益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张军表示,该剧在历史真实、军事专业与艺术创新上,均体现高水平。作品严格遵循历史真实,生动呈现“论持久战”思想与游击战术等历史细节;艺术上运用电影级拍摄手法与微观叙事,塑造鲜活人物群像,彰显思想深度与美学品质。同时,军队媒体与军事博物馆的宣传支持,有效提升该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严兵表示,该剧始终坚持并充分彰显唯物辩证的人民史观,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个命题,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深情致敬和礼赞,更是探索构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新机制的成功范例。

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表示,《我们的河山》承载的不仅是一段雄壮的史诗,更是一代人的精神传承和一个民族的血脉记忆。该剧以人民为中心,深刻传递“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历史真理,以真实的人物命运和细腻的情感叙事,还原那段烽火岁月中普通人的坚守和伟大。

本剧主创代表,导演毛卫宁表示,真正能够打动人的历史题材作品必须扎根人民史观。他阐述自己从观众反馈中感悟的“三个真实”的深刻意义——历史真实是创作的基石,情感真实是与观众共鸣的桥梁,细节真实是营造时代质感的炼金术。本剧编剧刘戈建表示,“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个选题强烈地激发他的创作激情,“因为描写抗战不仅要让大家记住那段悲惨、屈辱的历史,在更高的层面上要展现我们是如何取得胜利的。该剧播出后,观众们的热烈反响让我感受作为一个主旋律编剧的光荣与自豪。”剧中“庄埼风”饰演者王雷表示,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他十分荣幸参与这样一部有使命、有情怀、有分量、有担当的作品。“我投入一年时间,为了解历史背景、丰富创作情感做充分准备。希望在这个特别的时间点,通过塑造生动鲜明的革命历史人物形象,献上对祖国和人民最好的致敬。”剧中“王彧”饰演者焦俊艳表示,自己为人物做功课翻阅资料时,目睹记录日军暴行的照片,深刻理解那代人的勇敢。“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明白那种愤怒和不甘,只有具体了解才有准确表达,才能让观众真正看见并感受。这也是我们不断拍摄抗战题材作品的意义——不是为了重复苦难,而是为了铭记历史。”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京盛,《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王一川,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原副主任、研究员张军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等专家认为,该剧主题宏大、立意高远,呈现山东抗战根据地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饱满地把沂蒙精神做了形象化演绎。该剧“以家写国,家国同构”,通过细腻的家庭情感戏,让观众深刻理解“没有国,何来家”的道理,增强历史的代入感和共鸣感;该剧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其中所展现的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对于当今仍能提供宝贵的精神滋养和历史启示。

来源:综艺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