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槿汐为何不嫌弃太监苏培盛?《甄嬛传》里藏了比爱情更狠的答案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9 17:37 2

摘要:很多人看书,一聊到苏培盛和崔槿汐,张口就是交易,闭口就是利益,老把“对食”说成宫里头的一种手段,就没人想想他们其实是老乡,早年崔槿汐刚进宫做那些粗活,苏培盛就递过话了。

很多人看书,一聊到苏培盛和崔槿汐,张口就是交易,闭口就是利益,老把“对食”说成宫里头的一种手段,就没人想想他们其实是老乡,早年崔槿汐刚进宫做那些粗活,苏培盛就递过话了。

后来苏培盛上了年纪,他没挑那些年轻漂亮的宫女,挑的是崔槿汐这种活得明白,做事有分寸,能搭上话的,所以两个人几十年下来,心里都有数,不是谁临时起意,更不是随便凑合。

苏培盛那时候所谓的“胁迫”,看着像是在逼崔槿汐,其实更像是他自己也没路走了,试探一下底线,他清楚甄嬛回宫这事得靠他,他也没真拿权力去压人,就是把互相搭把手的好处坏处都点明白了,还留了点面子,算是最后的体面了。

崔槿汐对甄嬛说的那句“求娘子给奴婢一个做主的机会”,真是全剧里最好的一句话,意思很明白,这路是她自己选的,不是宫里人以为的那样被逼无奈,人人都说她牺牲大,其实是她自己想给自己争个出路,不想一辈子当个任人摆布的宫女。

皇帝才是那个高高在上看戏的人,不管是书里还是剧里,都藏着这个意思,皇帝八成早就知道他俩那点事,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就是要给这个局留个口子,他算盘打得精,苏培盛能帮他看着甄嬛,崔槿汐又能牵制着这个总管太监。

这俩人要是出了事,后宫就得乱,他正好坐收渔翁之利,苏培盛崔槿汐也不是傻子,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自己被当棋子使,干脆就把这份“默许”当成了护身符,甄嬛回宫以后,他们没变成皇帝的眼线,反倒自己悄悄通着消息,让皇帝那套平衡术彻底失了效。

后来皇后拿这事做文章,苏培盛在慎刑司被打得半死也不松口,一个字都不攀扯崔槿汐,大家都说这是情深义重,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不甘心被权力当工具的骨气,守住了点东西。

苏培盛是个太监,大家总提他身体不全,可书里细节写得好,他从不跟后宫妃子勾勾搭搭,收了小夏子当徒弟也是尽心尽力地教,皇帝想纳玉娆,他几句话就能把事化解了还不邀功,这种人压根没把自己当成制度下的“非人”。

活得比好多朝廷大官都有正气,崔槿汐能跟他走到一起,看上的就是他这股子“完整”,她根本没把他当残缺的人看,她看到的是一个能跟自己并肩走的人。

在慎刑司挨板子的时候,她一声不吭,命就这样了就受着,那股硬气跟苏培盛护短的劲儿凑到了一起,这段关系里没有谁可怜谁,就是两个活得清醒的人,互相看得起,在这吃人的宫里头搭伙过日子。

说原著“不堪”,其实不是说他俩的关系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是那个制度太不把人当人了,苏培盛的“胁迫”,崔槿汐的“妥协”,皇帝的“放任”,一环扣一环,都是宫里的规矩,宫女太监想活得像个人,除了对食,没别的路可选。

原著好就好在,没把他们写成苦命鸳鸯,写的是这两个人怎么靠自己破局,崔槿汐用对食给甄嬛换来了机会,也给自己换了个安稳的晚年,苏培盛借着这段关系,摆脱了皇帝的影子,总算为自己活了一次,他俩的故事,不是什么风花雪月的童话,是两个在边缘挣扎的人,用一种不那么完美的方式,保住了最后一点做人的尊严。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