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官把证据冲进马桶那一刻,我直接暂停,去阳台抽了根烟——原来毁掉一个人,连锤子都不需要,有权力就行。
“法官把证据冲进马桶那一刻,我直接暂停,去阳台抽了根烟——原来毁掉一个人,连锤子都不需要,有权力就行。
”
你刷到张家辉那个眼神热搜没?
弹幕齐刷“港剧终于疯了”,我连夜补完十集,发现它根本不是爽剧,是给所有中年人量身定制的噩梦:你拼到鬓角发白才换来的那点小体面,孩子一脚油门就能碾碎。
剧里秦誉穿着黑袍在法庭上敲槌,转头就去帮儿子藏血衣,谁看了不心里咯噔:我们努力一辈子,到底在给谁兜底?
数据不会骗人。
优酷内部人偷偷告诉我,上线那天服务器差点爆掉,5亿播放里30%是二刷,大家不是在看剧,是在照镜子。
尤其35到45岁这个区间,弹幕最长的一句是“要是我,估计也这么干”,直接把“正义”俩字撕成遮羞布。
别笑,你我把手机一关,回家看到娃书包里突然多了一块来历不明的表,第一反应也是先问“哪来的”,而不是“走,自首”。
曾舜晞那段7分钟长镜头打戏被吹上天,我反而盯着他手背的疤出神。32次NG,真打真摔,钱嘉乐在旁边吼“别护脸,留疤才像人”。
这句话把我点醒:港剧最狠的从来不是爆破,是留下疤给你纪念。
就像秦誉,他最后会不会坐牢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儿子从此知道——老爸的脊梁不是直的,但为了我,他愿意弯到底。
法律圈那边已经吵翻了。
汤家骅一句“专业瑕疵”被同行骂上热榜,说美化渎职。
我跑去问了在律所搬砖的学妹,她翻白眼:现实里法官连微信都不敢删记录,哪敢冲马桶。
可戏剧要的就是这一冲,把水花溅到观众脸上,我们才意识到,原来制度这玩意儿,缝大得能塞进一个未成年人的未来。
更离谱的是,唐季礼已经拉着团队写前传,片名直接叫《白袍时代》,讲秦誉怎么从理想少年变成老狐狸。
我替编剧捏汗:这坑要是填不好,就是给反派洗白。
可转念一想,谁一开始就是坏人?
我们不过是在一次次“帮亲还是帮理”里,把底线往左挪一寸,再挪一寸,直到某天照镜子,发现法袍底下全是自己缝的补丁。
昨晚更新到第12集,胡杏儿在雨里拿着被篡改的证物,镜头怼脸,一滴水顺着她睫毛往下滴,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弹幕突然安静,满屏只剩一句“原来大人也会怕”。
我盯着黑屏里的自己,头发乱,眼圈黑,手机反光里的中年人,哪还有非黑即白的底气。
剧里演的是90年代,可屏幕外,我们一样在灰色里蹚水,一边喊正义万岁,一边把秘密拖进马桶,按下冲水键。
来源:闲情品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