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廉耻之心这东西很常用,但不常见,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健全的社会还是需要廉耻之心的,还是呼唤道德感的。一旦道德感缺失或者是有人觉得可以通过推翻道德来为自己获得收益,那么整个社会就会趋向于扭曲,当社会扭曲了之后,人们自然而然的也就开始扭曲。扭曲的社会孕育出来扭曲的
廉耻之心这东西很常用,但不常见,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健全的社会还是需要廉耻之心的,还是呼唤道德感的。一旦道德感缺失或者是有人觉得可以通过推翻道德来为自己获得收益,那么整个社会就会趋向于扭曲,当社会扭曲了之后,人们自然而然的也就开始扭曲。扭曲的社会孕育出来扭曲的人民,最终整个时代也就扭曲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超级大国民》,本片讲述的是台湾上世纪六十年代白色恐怖的故事,在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台湾人民被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但凡有一点点的政治上或者思想上与当局不同,即被以政治犯进行判决。小许是一个曾经因为政治原因被判决了的青年,经过了十几年牢狱之灾,小许变成了老许,在出狱之后,他在养老院呆了一段时间,最终被女儿接进了家,但面对着物是人非的景象,小许开始陷入到沉思,他想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但是过去已经过去,过去的人也已经成了回忆。
《超级大国民》是一部政治片,本片的核心点聚焦在国民党败退之初的台湾社会,那个时候思想独裁,社会秩序军事化,在这样的高压统治之下,任何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让高度紧张的人成为惊弓之鸟。在这样的社会上成长起来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精神问题。许先生是幸运的,然而这种幸运却成为了他一生的包袱。
回到最初的话题,人的廉耻之心催生出来的道德跟本质上在于一个人是不是具有基本认知。道德感催化下,一个人如果做了一些不齿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就会在内心深处内疚不已,反之,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许先生是一个有道德感的人,因此,他才能一生都背负沉重的包袱。
站在当代去看待那个年代的疯狂是一种想法,这种想法大致上是无法理解疯狂的时代以及疯狂时代孕育出来的疯狂人群的。我们自然而然的会认为这些人,这个时代是疯狂的,是愚蠢的,是怯弱的。然而真正的参与到了这个时代之后,真正的面对着荒诞的指控之后,还会有多少人一直信誓旦旦下去?这是没有人可以预测的。
许先生参与了那个时代,许先生面对高压威胁,违背了自己的良心,最终铸成大错,这种来自于道德感的催化下的认知伴随着他过了大半生,这就是一个普通人最普通的写照,而这样的写照之下,人物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
一些观众常寄托于自己在某一个时代能保持一种做人的基本准则来面对混乱,当然,这是一种美好的期待,然而这种期待本身是没有经过验证的,我们大可以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但真正的当整个社会的压力传导到每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当真正的考验发生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能真正的让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而不随波逐流?想来就很少了。
过高的估计自己,过低的估计别人,这可能是很多人的通病,在这种通病之下,我们无法获得一种真正的感知,当然,也就不具备真正的基本的道德感了。
然而时代的疯狂总是要用一些人的代价来买单的,许先生以及那些被捕的人都是这样,当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有没有未来的时候,就需要为自己当下做打算了。我们大可以批判许先生靠着出卖朋友来委曲求全,但更加别忘了当一个时代开始疯狂的时候,人们还有多少选择权。
出狱之后的徐先生看到当下的台湾社会充斥着跟他们年代一样,但又不一样的政治。这个时候的政治声势浩大,但是却远没有了曾经的生命威胁。眼前的一切仿佛在重演,只不过这个时候,他早已不用担心声明健康威胁了。于是,一切在迷迷糊糊中前进着,但又后退着。
曾经信奉的一切被曾经击得粉碎,现在构筑的一切华丽,看似美好,实际上易碎或者说已碎,那些曾经的施暴者他们还是可以活得很好,但是曾经的受害者却早已经留在了时间里。这个时候的许先生作为见证者,他无法获得生命延续后的喜悦,因为这种延续已经交换了自己太多的东西,这种交换本身带来的残酷不会有人在想要提起。
一个时代在疯狂,在疯狂的时代里想要获得一种宁静,一种独善其身是困难的,每一个人都会为这个时代做出来自己的选择,但是在这种选择之下,什么才是好的结果呢?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预料。小人物与大时代之间的联系,谁对谁坏?或许几代人之后,时间也不会给出答案。
……
你好,再见
来源:抽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