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俪婉拒王熙凤”的消息一冲上热搜,郑晓龙新版《红楼梦》的筹备群里便炸开了锅。这个筹备两年、砸下7亿巨资的项目,还没等横店的仿古建筑搭好脚手架,就先撞上了第一道硬坎——那个被观众视作“天选凤辣子”的演员,主动退出了这场“大观园盛宴”。
“孙俪婉拒王熙凤”的消息一冲上热搜,郑晓龙新版《红楼梦》的筹备群里便炸开了锅。这个筹备两年、砸下7亿巨资的项目,还没等横店的仿古建筑搭好脚手架,就先撞上了第一道硬坎——那个被观众视作“天选凤辣子”的演员,主动退出了这场“大观园盛宴”。
谁都觉得这该是场顺理成章的合作。当年《甄嬛传》里,孙俪把从莞嫔到太后的权谋博弈演得入木三分,那些翻着眼珠说“贱人就是矫情”的瞬间,与王熙凤“粉面含春威不露”的气场简直无缝衔接。郑晓龙最初抛出橄榄枝时,网友几乎默认这是“金牌导演+实力派演员”的强强联合,毕竟没人比演过甄嬛的她更懂深宅大院里的生存法则。
但这场看似完美的合作终究成了泡影。业内人士透露,42岁的孙俪婉拒的核心原因是“对年龄差的敬畏”——原著里王熙凤去世时不过25岁,她不愿用滤镜和浓妆硬凑角色的青春感,就像当年在《芈月传》里拒绝“装嫩”出演少女时期那样清醒。这个选择让网友吵成了两派:支持派翻出《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商战戏证明她“气场够撑场面”,反对派则贴出87版邓婕的经典剧照调侃“凤姐的胶原蛋白骗不了人”。
孙俪的退出,不仅让“凤辣子”的人选成了悬案,更给剧组带来了连锁反应。原本平台靠她的名字谈妥的广告意向,如今全要推倒重来——赞助商非要看到完整演员表才肯落笔,筹备组每天对着演员名单加减修改,进度硬生生慢了半拍。要知道,这7亿预算里藏着实打实的压力:仿建荣国府的建材费、服化道的考据成本、后期特效的制作开支,每一笔都等着招商款兜底,选角的迟疑很可能牵出资金链的隐患。
更棘手的是,“凤辣子”只是选角难题的冰山一角。林黛玉的人选从宋祖儿传到杨紫,最终杀出重围的陈都灵虽被郑晓龙夸“哭起来像从书里走出来”,却仍被质疑“鼻音太重撑不起葬花吟”;贾宝玉的候选者里,檀健次被指“太阴柔”,丁禹兮又因档期冲突遗憾退场;张婧怡版的薛宝钗、白鹿版的探春虽在网传名单中,却都没逃过“是否贴合原著”的拷问。就像大观园里的丫鬟争宠,每个角色的人选都能掀起一场舆论风波。
其实郑晓龙早有准备。他不止一次强调,这次不把宝黛爱情当核心,要把“贾府里的权力暗流”翻到明面——贾元春的失势细节、秦可卿与皇室的牵连,这些原著里的留白都要拍成实景。可越是宏大的改编,越需要演员撑住气场,而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引擎”,正是串联起这些暗流的关键人物。如今蒋欣虽因“擅长复杂角色”被高频提及,却因与导演近年合作稀少,档期能否对上还是未知数。
横店的工地上,荣国府的朱漆大门已初见雏形,只是门后还缺那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7亿巨资堆起的期待、书迷攥紧的“原著滤镜”、平台催更的招商进度,都压在郑晓龙的选角本上。孙俪的退出或许不是坏事——它早早暴露了改编经典的风险,也让这场选角博弈更添了几分悬念。
毕竟,从87版邓婕到如今的人选空白,“凤辣子”从来不是选一个“像”的演员那么简单。郑晓龙要找的,是能接住7亿制作底气,更能演出“机关算尽太聪明”的复杂灵魂。这场坎,或许只是新版《红楼梦》打磨路上的第一块试金石。
来源:影视热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