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快乐的2小时(14)阿娇和沙白白是一个女子的两个面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09-30 05:38 2

摘要:第一季就两集,剧情有点跟编剧闭环游戏似的,反正最后闭了环。其实此剧要说的也未必是杀人案优先,讲述的三个女人业余探案情怀,连警察局头也是女生,有点女女相相相托举的意思。为了这姐儿仨神奇破案力,把警察给塑造成一帮大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甚至最支持刑侦三人组的女警

《马洛谋杀俱乐部》

看在眼里拔不出来的英伦小镇

第一季就两集,剧情有点跟编剧闭环游戏似的,反正最后闭了环。其实此剧要说的也未必是杀人案优先,讲述的三个女人业余探案情怀,连警察局头也是女生,有点女女相相相托举的意思。为了这姐儿仨神奇破案力,把警察给塑造成一帮大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甚至最支持刑侦三人组的女警司,都作用不大,其实有点过了。

不过英伦小镇是真美,尤其女主从姑姑那儿继承来的维多利亚时代大房子,门前还有一条大河,每天跳河里裸泳一圈,看在眼里拔不出来。

第二季有六集,我看了前3集弃了,因为后三集不是作者原创,是编剧根据作者风格创作的类型故事。这种闭环模式,看一季可以了。

《小小的家》

三人行的感情线组合之谜

这个片子卡司很豪华,山田洋次老爷子最擅长的家庭剧,久石让的音乐,倍赏千惠子、松隆子、黑木华三代日剧女星出演,加上妻夫木聪、夏川结衣、桥爪功吉行和子等《东京家族》、《家族之苦》系列里的演员和角色,感觉后者是《小小的家》的call back。

时代背景是日本对华侵略偷袭珍珠港和广岛原子弹期间,有对战争的反思,主要是讲战争背景之下东京小小家庭里的惊涛骇浪。一栋漂亮红顶房子中的小康之家,乱世偷生,生活静好中,美丽的女主人和丈夫公司的文艺范设计师对上眼儿了,黑木华演的保姆姐姐比两位爱而不得的人还要痛苦,这三人行中,保姆和太太是一条隐晦的感情线,山田洋次老爷子果然细腻。

最后美丽的红房子在战争中灭顶,唯有因为被辞退返乡的保姆生还,红房子里有她的一生之痛和一生挚爱,反战反战反战。

《天黑前请回家》

不知道才可怕

这回到美国小镇故事。

这个剧灵感来自真人真事,就是一个9岁的美国小女孩自己办了张报纸的故事,相关报道题目有《9岁女孩儿的不可爱新闻》、《美国女孩出版报纸,独家报道获奖》,在网上可以查到。

这个剧有两季,第一季是寻找爸爸小时候被绑架小伙伴真相,第二季是小女孩单挑大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居然还让她赢了,不知道是不是镇小妖小。那个镇的确是很容易被一手遮天,然后那个天也很容易被掀翻。

在这个调查记者团灭的时代,我一边看,一边作为木乃伊级别的前传统媒体从业者心里含含糊糊。一个小屁孩,当然没有从业证,到处声称我是记者,然后掺和破案,掺和调查为小镇发展和镇容做出最大贡献的镇上最大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跨越几十年甚至草菅人命的大案要案,并随时在网上上传她的调查结果和评论。在我的认知里,别说是个9岁小孩的电子报了,不管多正规媒体,如此破坏安定团结大环境和镇上投资环境,也早给你404 了啊。剧中小孩的报纸网站好像也被封了一次。但他们全家又想出了对应招数,一家人心真齐。

加之小孩视野和认知本来具有局限,行动起来不管不顾,动辄私入民宅,调查取证难免失误甚至伤及无辜,比如她们一家,因为老爸失业(也是记者),回到小镇生活,她写的第一篇报道,就是怀疑她们学校的校长是杀人凶手,纯属冤案。好在校长是个明白人,而且是她老爸的前女友,没怎么收拾她还挺护着她,这舆论环境也太好了。

女孩行为举止非常超越年龄,她发现她爸爸回到长大小镇上后,一直有点神不守舍。她对她爸说,你一直说everything is fine。你说过一个人不停地重复什么事情,一定在撒谎。

女孩她爹也觉得不能让女孩这么横冲直撞地随地大小采访了,他说对女儿说,我只是不想让你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可怕的事情。女孩说,不知道才可怕。爸爸对女孩说,答应我,多一点时间做个孩子。我也想这么说,做个孩子吧,长大点再拯救世界,她太频繁地把自己置于大自然和人为的危险之中了。

水门事件题材电影有句著名台词,这件事不过只关乎宪法第一修正案,媒体自由还有国家队未来而已。感觉现在的美国也不是那个时代的美国了。

《周四推理俱乐部》

养老院天花板

这是奈飞今年的片子,英伦风,《哈利波特》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执导,巨豪华的演员卡司,女王海伦·米勒、007皮尔斯·布鲁斯南、戏骨本·金斯利……一帮老退休老干部一起拍了个视觉精美,不负责推理的推理片子。反正我是没怎么看明白这帮家伙怎么破的案,感觉灵机一动就知道谁干的了,而且公了私了台面上台面下都玩得转,也难怪,人家海伦米勒演得伊丽莎白年轻是M16,什么阵仗没见过。

弹幕都在羡慕他们住在这么舒服的养老院,这还真不是纯夸张,前几年去荷兰,跟JAN去养老院看她妈妈,那间养老院就有这么舒服,当然房间没戏里像那么夸张的大,但整体环境有那么好,尤其共公共空间分区讲究,细节精美,空间阔绰,古典范儿文艺范休闲范儿。那还是小城Assen城外一个镇上的普通养老院。欧洲人过得的确有点接近共产主义。

《新手老卧底》

谁拿了红宝石项链

我真是老了,连煲两部养老院题材的剧。

一个富人找私人侦探破案,因为他妈在养老院丢了一个昂贵的红宝石项链。私人侦探社长朱莉接了案子直头疼,那里面我进不去怎么破。突然灵机几动,登报招兼职,找到退休教授查尔斯进养老院当卧底。

这其实不是一个破案的片子,是关照养老院里老人身体和心态和亲人关系的喜剧。老型男查尔斯一进养老院,就被热情老太太包围了,纷纷对他产生了不洁的想法。养老院就是老年版的高中寄宿学校,关系错综,各种奇葩层出。

红宝石项链被谁拿走了就不剧透了。这个剧点到的就是人类都要面对人生最后一程的悲欣交集。

我煲剧的时候,喜欢玩弄Tara的胖爪爪,没轻没重捏来捏去。我对西柚说,都说狗狗不让人碰它的爪子,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西柚说,别人没事老挠你脚心玩你愿意吗,Tara不过就是在忍你。

《离经叛道》

上帝对我要求太高,我做不到

这个剧把我震惊到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讲述极端正统犹太人哈西迪(Hasitic)的生态的戏。

除以色列外,世界上最大的哈西迪社区在美国纽约。无论生活在哪里,他们都聚集在一起,把自己隔绝在世俗世界之外,它是一种狂热、一种洗脑、一种愚昧的文化。不用智能手机,女性不接受教育、邻居家人的监视和指责、告诉信徒外界是邪恶的……这些宗教信仰的必要条件是都实行思想操控的有效方法,所做的一切都以千年流传来的经典为准则。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独立于世界上最发达城市的文化中心中的封闭社区。为了补充在大屠杀中失去的600万人,哈西迪女性沦为生育机器。成长在传统哈西迪家庭的Esty就是其中一个,谨守着自己族群的准则,等待那些早已被规划好的事情一一发生,包括在17岁的时候嫁给一个见面不超过五次,认识不超过30分钟的男人,跳过所有的温情和浪漫,直接进入繁殖进程,除了疼还是疼。

Esty逃到柏林,这之后的戏比较理想国,Esty遇到一群不同肤色的年轻音乐人。这群年轻人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冲突,柏林也几乎没有给女主任何阻拦,自由的世界展开胸怀拥抱她,未免有点太乌托邦了,那可是柏林爱乐乐团啊。

逃离的Esty说,上帝对我要求太高,我做不到。

无人知晓的阿娇

我是听了孟岩和柱子哥阿娇的对话,才去又找了人物的视频播客和远行者碎冰匠那期《阿娇决定去异国他乡》的听和看。

孟岩对话阿娇的题目是:《我的另一面,也想被注视和欣赏》,她觉得自己以柱子哥为网名的抗癌博主的那一面太主导了,掩盖了她的多棱镜一样的光芒。阿娇身上的标签有很多,小镇做题家,名校生,金融一级市场从业,企业金融出海乙方,律师,然后才是抗癌博主……

即便患癌,也阻挡不住阿娇在职业的路上勇往直前,她做事从不糊弄,说客户是我为我的准确买单的,我已经在花时间做一件事了,为什么要糊弄呢。阿娇对生的渴望是,我羡慕以及怀念那些我曾经作为普通人的烦恼,比如担心老板喜欢不喜欢我啊,这个月给我打多少分啊的时代。她韧性背后不是简单的“坚强”,而是一套应对系统:她把发病到治疗的每一步拆成可执行的节点,画成决策导图;她把生活切成两周循环,前一周在病房治疗,后一周抓紧工作、旅行、推进项目。真正的生命韧性不仅仅是硬扛,更需要在认清现实后依然选择的积极的,具体的应对。 它需要智慧和方法的支撑,而不仅仅是意志力的呼喊。

孟岩说对她的赞美是,你挖了100米深的坑,所以问5,10米的问题问不住你。

阿娇有一种非凡的能力——将生活递来的难题拆解成可执行的题目,“完美交付”。从父亲患癌到自己两次患癌,她一次次掉进深渊,又一次次爬出来。生命倒计时了,她仍然不给自己借口,最后一次交付也要漂亮,要漂亮到最后一分钟。

对话阿娇,感觉孟岩都有点接不住他,因为孟岩有点代入进去了,不是《人物》和《远行者碎冰匠》主理人跟阿娇对话的不怕被拒绝的那种职业追问态,猛岩完全暴露了自己的脆弱对死亡的回避和对安娇的惋惜和共情,他和她惺惺相惜,又有死亡这条的不公平鸿沟当前,他放弃了作为访问者的安全距离,破防了。

在对话结尾阿娇说:“以后在你几十年的生命里,不知道你会不会再想起某一次晚霞,再想起某一次落日,让你再想起我这个人,然后你回味时,你回味起的,也许就是我想跟你说的话。”她说自己是“一个对这个世界有强烈的好奇以及参与的欲望的人”。“我想去的地方我一定会去,我想做的事情我一定会做,我想见的人我一定要见。这就是我。”

阿娇的语言表达则像律师一样严谨,像企业家一样进取,像哲学家一样逻辑缜密,像文学家一样用词考究,她向死而生活力满满,你如果不追问她,她会反客为主,成为追问者,步步紧逼到人性的水落石出,谁能接得住这样的女子啊。

后面的私货:

回国就基本没时间煲剧了,前面几个剧还是在纽村写的笔记,最后那个关于阿娇的几个播客,是在北京听的。

我觉得阿娇和之前那个去瑞士的沙白白,是一个女子的两面,都光彩夺目,要活得漂亮,要做命运的主人。阿娇说,关于瑞士那条路,我当然会想,但我觉得有自己其他责任,不能这做。同样是冰雪聪明视美如命的两个女子,相比沙白白则更任性自我,她有家庭支持,而不是像阿娇那样是家庭的支柱,所以沙白白可以飞蛾扑火地从心所欲,这也是一种本钱。对这两个命运提前拿走了她们的年华的精华女子,没有人有资格做任何judge,面对生命,选择怎么样的终点冲刺姿势,是一个成熟人的私事,旁人应该尊重。

来源:黄嘨的橙子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