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中杨紫饰演的李祯作为女子传承徽墨技术,让李墨在整个徽州墨业有了一席之地。预告中短短80秒便清晰展现了徽墨制作的八道核心工序:搓灯草、烧烟、熬胶、合墨、锤墨、雕版、成型、描金,严谨复刻了徽墨的古法制作工序。
剧还没播先火上热搜,果然杨紫一出手就是王炸。从文化传承和视听美学两个维度分析,《家业》能不能成为下一个古装年代剧现象级?
剧中杨紫饰演的李祯作为女子传承徽墨技术,让李墨在整个徽州墨业有了一席之地。预告中短短80秒便清晰展现了徽墨制作的八道核心工序:搓灯草、烧烟、熬胶、合墨、锤墨、雕版、成型、描金,严谨复刻了徽墨的古法制作工序。
而事实上徽墨的制作过程远比预告中复杂的多,光是烧烟这一道工序就十分繁琐,隔一个小时就要去密不透风的烧烟房扫一次烟,10两桐油只能得到八钱烟。除此之外还要经过洗烟、晾烟、熬胶等过程才能到合墨这一步。所以预告中李祯大部分时间脸上都被烟熏的黑乎乎的。
而合墨之后更是要经过千万次的捶打才能压制成型。一块徽墨的制作过程至少要经过一年半以上的时间,非常耗时繁琐,所以徽墨素来有"一两黄金一两墨"的说法。而剧中的李墨是贡墨,工序的复杂程度只会更胜一筹。
早在2006年徽墨制作工艺就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紫的这部《家业》不仅是一部女频爽文,更是一部体现文化传承的好剧。还记得之前杨紫的《国色芳华》播出时就一度带火了菏泽和洛阳的牡丹销量和地方文化发展。相信《家业》播出之后也一定会带动徽州的文化和旅游业。
而除了文化传承之外,这部剧的服化道更是堪称视觉盛宴。这些年影视剧中明制汉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家业》绝对又创下新高度。剧中不仅还原了幅巾、披袄、大帽等明制汉服元素,就连小孩的发型都做到了绝对的还原。
以往很多影视剧里孩童的发型都会像大人一样高高束起,但其实古代男子15岁才开始束发,20岁才开始戴冠,所以儿童的发型应该是梳着各种各样的小揪揪。《家业》中小孩的发型简直就像是从古画中抠出来的一样,基本上做到了完美还原。而剧中杨紫的妆造更是有种梦回《红楼梦》的感觉。红发带搭配简单的非遗缠花发簪,没有过多金银珠宝的配饰,却依然尽显雍容华贵。
还有之前的幅巾路透,自带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一度被怀疑是抄袭韩国发型。但其实是明代流行的幅巾,男女都可佩戴,常见于文人儒生人群。而且剧中的李祯哪怕是身穿粗布麻衣,也能美出新高度。
《家业》以非遗徽墨为核心,以明制汉服为载体,串联起文化传承的深度与厚重感。它让观众看见非遗技艺的魅力,也感受到了明代文化的韵味。如果电视剧能保持预告与路透的水准,绝对能成为年度古装剧黑马。
来源:娱乐圈八卦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