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守护者们》的这些天,我总在跟弹幕“躲猫猫”——要么把屏幕亮度调暗假装看不见,要么干脆一键关闭,好好一部谍战剧硬是看成了“默片”。不是我矫情,实在是那些弹幕太败胃口,好好的剧情氛围全被搅稀碎。
追《守护者们》的这些天,我总在跟弹幕“躲猫猫”—— 要么把屏幕亮度调暗假装看不见,要么干脆一键关闭,好好一部谍战剧硬是看成了 “默片”。不是我矫情,实在是那些弹幕太败胃口,好好的剧情氛围全被搅稀碎。
当剧情进入关键转折,角色命运悬而未决时,满屏飘过的却是“顾仰山好帅”、“顾仰山真的好看”、“韩东君谍战剧专属”、“侧颜好帅”这类浅薄的感叹。 而对于女性角色冼碧云,弹幕更是充斥着对女性不友好的评价和物化言论。这些弹幕不仅毫无营养,更让许多观众感到极度不适。
《守护者们》作为一部谍战剧,其核心本应是敌我双方的智力较量、信仰的冲突与坚守。剧中,顾仰山这个角色之所以吸引人,绝不仅仅因为其外表。他是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表面上游走于纸醉金迷的上海上流社会,实则时刻行走在刀尖上。他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台词都可能暗藏玄机,这种内外反差才是角色的魅力所在。
在最新剧情中,顾仰山为了获取重要情报,不得不与自己的同志周旋,既要完成任务,又要保护同志安全,那种内心的挣扎与坚定,被演员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时候,弹幕却在争论“顾仰山的西装是什么牌子”、“求同款风衣”,着实令人哭笑不得。
另一方面,对冼碧云这个角色的弹幕评论则更显不堪。冼碧云作为剧中少数重要的女性角色,她聪明、坚韧,在乱世中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但弹幕上飘出来的几乎都是讨论她的身材的一些词语。 这种对女性角色的轻浮评价,不仅暴露了部分观众的狭隘,也破坏了其他观众的观剧体验。
在近期剧情中,冼碧云逐渐展现出她不为人知的一面,她似乎也有着双重身份,在情感与使命之间挣扎。这样一个复杂而立体的角色,本应引发观众对乱世中女性命运的思考,却被低俗弹幕简化为了外貌与身体的评头论足。
弹幕文化本身并非坏事,它本应成为观众交流观点、分享发现的平台。 好的弹幕能够补充剧情细节、提示伏笔,甚至提供历史背景知识,增强观剧体验。在《守护者们》这样的谍战剧中,观众完全可以通过弹幕交流对剧情走向的预测,分析角色的行为动机,甚至讨论历史原型。
例如,当顾仰山与敌方特务头子张怀志在酒桌上看似闲谈实则交锋时,弹幕本可以分析对话中的潜台词,指出哪些动作可能暗示了角色的心理变化。当冼碧云与顾仰山偶然相遇又匆匆别过,弹幕本可以讨论这是巧合还是有人精心安排。这些有价值的讨论,才是弹幕的正确打开方式。
可惜的是,这些有价值的交流被淹没在了浅薄、低俗的言论中,迫使许多真正热爱这部剧的观众不得不关闭弹幕,从而失去了通过交流深化对剧情理解的机会。
《守护者们》无疑是一部用心之作,它通过对历史的还原、对人物的塑造,试图讲述那个特殊年代中,一群无名英雄如何为了信仰和理想默默奉献的故事。当我们只关注演员的外表,甚至对女性角色进行物化评价时,我们不仅辜负了创作者的良苦用心,也暴露了自己审美的浅薄。
或许,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观剧的方式了。在发送每一条弹幕前,不妨问问自己:这条内容是否有助于他人理解剧情?是否尊重了演员和角色的付出?是否配得上这部用心之作?
别让低质量的弹幕,毁了一部好剧,也别让浅薄的言论,污染了我们的观剧环境。《守护者们》值得更好的讨论,我们也值得成为更聪明的观众。
来源:肆季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