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浣碧作为跟在甄嬛身边最长时间的得力助手,名为主仆,实为姐妹,结局却异常悲惨。即便是得偿所愿嫁给了果郡王,但因手段极其不干净,原著中也正是从这一刻和甄嬛彻底决情断义。而甄嬛也是在这一刻,狠狠摆了浣碧一道,光在取名上,就羞辱了她一番。
浣碧作为跟在甄嬛身边最长时间的得力助手,名为主仆,实为姐妹,结局却异常悲惨。即便是得偿所愿嫁给了果郡王,但因手段极其不干净,原著中也正是从这一刻和甄嬛彻底决情断义。而甄嬛也是在这一刻,狠狠摆了浣碧一道,光在取名上,就羞辱了她一番。
首先我们都知道,浣碧真实身份其实并非普通婢女,而是甄嬛同父异母的亲姐妹,只不过因为浣碧的生母是有罪之身。这才一直不被承认其身份,甄嬛这种大户人家,最看重的无非也就是脸面二字,所以浣碧就只能以奴婢的身份跟随其左右。
即便是府中上下对浣碧照顾有加,但奴婢和主子,永远有着名义上的区别。
而后来甄嬛入宫得宠,皇帝经常来到甄嬛的住处,浣碧自然也是想着趁此机会,爬上龙床,能够翻身做地主。甚至不惜背后对甄嬛捅刀子。但念及多年姐妹情谊,甄嬛并未计较。只不过后来这件事才是真正触及到了甄嬛的底线。
这个桥段电视剧有所修改,和原著并不相同。那就是果郡王身上的荷包不慎掉落,并被雍正捡起,随即发现荷包中有酷似甄嬛模样的小像。后面的剧情大家很清楚,浣碧顺理成章的坐上了福晋这个位置。但原著中,其实这是浣碧拿甄嬛一家上下几十口的性命做一场豪赌。
并不是果郡王无意掉落,而是浣碧为了将此事在众人面前揭发,好让果郡王骑虎难下,自己才好上位。于是早提前知道荷包中有什么东西的情况下,故意撞到果郡王身上,再将荷包扯了下来。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乍一看只不过是浣碧为了谋求幸福,使出的一些手段罢了,尚可理解。但甄嬛之所以不能接受,并不是浣碧抢走了甄嬛所爱之人,而是她为了得到果郡王,甚至不惜将甄嬛一家全部拉下水。届时如果生性多疑的皇帝并没有相信,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直到这里甄嬛才真正意识到浣碧有多心机。不过向来睚眦必报的甄嬛,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才有了后面浣碧认祖归宗的故事。
即便是众人都知道了浣碧和果郡王早已“私定终生”,但奴婢这层身份就是硬伤,而作为长姐的甄嬛此时又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此时不为浣碧正名,更待何时?难道你这个做姐姐的这么没担当,这么小心眼吗?
这时浣碧的身份才大白于天下,才勉强配得上果郡王。而你看内务府从中挑选的三个名字,分别是:玉沁,玉隐,玉乔。其实这简单的几个名字里面却大有门道。
首先我们来看甄嬛和玉娆的全名,分别是,甄玉嬛,甄玉娆(只是甄嬛自己愿意叫做甄嬛而已)。都是从玉从女,给嫡女取名这是府中规矩。而给浣碧取的三个名字是从玉不从女。 这里其实就是甄嬛的一点小手段,再提醒她,即便是你认祖归宗了,但也无非就是从一个奴婢升为了庶出。赤裸裸的羞辱!
而彼时的甄嬛正如日中天,内务府给甄嬛的妹妹取名难道会不先经过她的同意吗?从当初皇帝准备给安陵容称号时,就是甄嬛的手笔,所以这里绝对是大有文章的。
来源:聊点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