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褚韶华与倪香影的竞争,缘于褚韶华上班第一个月便夺了倪香影的销冠。
《灼灼韶华》:为什么输了比赛的褚韶华能升职?看懂沈部长这3点,你就赢了
文/宁静致远
永新百货换衣间内,倪香影嚣张放话:
“怎么样,技不如人,赶紧收拾东西滚蛋!”
褚韶华认赌服输,收拾停当,离开了永新百货。
不料,沈部长第二天却带着褚韶华来到文房部,官宣她为楼层经理。
现场一片哗然。
沈部长这看似矛盾的举动背后,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考量?
01
“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沈部长显然深谙此道。
褚韶华与倪香影的竞争,缘于褚韶华上班第一个月便夺了倪香影的销冠。
倪香影为报夺冠之仇,便暗中使损招,想让褚韶华工作中出错。
然而韶华,心细如发,从一只笔的报价就判断出报价单有误。
倪香影胸有成竹的以为嫁祸韶华成功。
没想到韶华明察秋毫,却隐而不发,让倪香影作茧自缚。
沈部长一眼看穿事情原委,警告倪香影下不为例,扬长而去。
倪香影嫁祸他人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褚韶华不卑不亢,获得众店员赞不绝口。
沈部长看出韶华明明知道真相,却隐而不发;明明委屈却一声不吭。
韶华敏锐的观察力和处事的态度正是一个好员工具备的条件。
而倪香影恼羞成怒,去老板面前泼脏水,想凭借自己田二少的女友身份赶走韶华。
老板忌惮田家股东身份,无奈要褚韶华离开。沈部长在老板面前据理力争,褚韶华这才获得公平竞争机会。
02
正是这次据理力争,让沈部长为褚韶华争取到了一个用实力证明自己的机会,也让一场公平的较量拉开帷幕。
两人的竞争剑拔努张,倪香影利用自己的人脉田二少一举拿下200支派克钢笔。
面对必败局面,褚韶华坚决不认输。
先是研究各种文具的功用,找到与各种人物相匹配的笔,接着,想出“关扑”销售方案,利用顾客赌徒心理,不仅让文具销售额骤增,还带动文房部客流,其他商品也畅销无阻。
可比赛结果倪香影还是高出褚韶华100大洋。
褚韶华按事先约定不得不退出,可是沈部长却先开了她,然后马上聘下了她。
这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这场比赛倪香影胜之不武,褚韶华虽输犹荣。
沈部长不愧是一位出色的领导,马上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对于有业绩,又有经商头脑的下属,她在不违背约定的情况下,把褚韶华留下来。
一方面,她把褚韶华开除出了文房部,堵住了倪香影的嘴,让她无话可说。也让人觉得公司言出必行。
另一方面,沈部长用再聘的方法留下褚韶华,不降反升,让她得到公平的待遇。
同时,褚韶华也会感激她的知遇之恩,以后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毕竟,一场比赛的输赢只是一个结果,而沈部长看到的是整个比赛的过程。
比赛中两个职员的能力、品行、格局,都在她的考量范围。
对于真正有潜力的人才,沈部长选择不拘一格,用破格提拔的方式,给出了最公正的评价和最有力的支持。
03
沈部长此举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惜才,想为公司留下一个人才,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她要让整个公司里面的职员明白:永新百货鼓励的是正直、有头脑的行为,而非勾心斗角的内耗。
提拔褚韶华无异于告诉所有员工,能者上,庸者下。有才能的人在公司是有发光的机会的。
这就等于为公司所有员工树立了一个榜样,有利于整个公司的良性发展。
同时,也给那些心术不正,想要走歪门邪道,搞恶意竞争的人提了一个醒。
即便有上面的人罩着,不能动你,但也不会让你为所欲为。
从而让公司的文化得到净化,这无疑让公司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说到底,沈部长管的不是一个褚韶华,而是整个公司的风气和人心。
能把一件人事调动,变成定规矩、树榜样、正风气的“一石三鸟”之举,这才是真正高明的领导智慧:
管得好的不是人,是让人心服口服的规矩和希望。
写在最后:
沈部长用人之道堪称教科书式的范本。
沈部长的高明在于,她把一次简单的人事调动,变成了一场定规矩、树榜样、正风气的精彩管理实践。
她告诉我们,真正的管理者,不仅要看到业绩数字,更要洞察人心与潜力。
不仅要维护规则的严肃性,更要懂得灵活变通的用人艺术。
来源:宁静观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