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胤禛在纳年秋月为侧福晋的晚上,特意给李卫写了一封信,将这个情况第一时间告知了他。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胤禛在纳年秋月为侧福晋的晚上,特意给李卫写了一封信,将这个情况第一时间告知了他。
可能会有朋友不明白了,胤禛为什么要特意把这个情况告知李卫呢?这背后有什么用意呢?
今天,咱们把剧中这个细节好好分析一下。
咱们先确认一下彼时二人的身份。
胤禛自不必多说,是雍亲王,是最接近皇位的少数几位皇子之一。
而李卫,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负责跑腿的小伙计了,而是进步成为了陕西粮道,在陕甘协助年羹尧负责处理粮食运输的工作。
写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胤禛在人事安排方面的缜密,除了让年羹尧担任陕甘总督,节制整个西北的政务之外,还特意把其中最关键的粮食运输岗位,安排自己最信任的李卫来担任。
这是为了防备十四阿哥在西北有任何企图啊。
当然了,李卫还肩负另一个使命,那就是密切监视年羹尧的一举一动,看他有没有背离胤禛之处。
接下来,咱们且看一下胤禛写给李卫的这封信都写了什么内容?
首先,胤禛免不了对李卫责备几句,说他的来信错字连篇,提醒他要多读书识字,以便将来能进步到更高位置。
这些只是一些客套话。
紧接着,胤禛再次提醒李卫,要把年羹尧的情况随时向他汇报。
等交代完这些后,胤禛看似轻描淡写地告诉李卫,自己已经纳年秋月为侧福晋了,而是是在邬先生的做媒下。
我们知道,大人物给别人交代问题的时候,往往喜欢将一部分信息放在最后轻描淡写地提及一下。
之所以这样操作,要么是这些信息太过关键,需要放最后强调;要么是这些信息太过突兀,让对方一下子不能接受。
胤禛把这个信息放在最后,恰好就是出于这两点原因。
胤禛纳年秋月为侧福晋,其实是出于无奈之举。
因为他对年秋月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年羹尧彼时所占据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对于胤禛来说,至关重要,为了牢牢地将年羹尧绑在自己阵营之中,胤禛不得不采取这个手段。
联系到此前胤禛曾经狠狠地“敲打”过年羹尧,胤禛此举相当于变相对年羹尧“妥协”了,有抬高、讨好年羹尧的意味。
所以,胤禛此时把这个信息告知李卫,他知道李卫是最明白自己苦衷的。
那么,李卫在看到这个信息后,也定然会进一步观察一下年羹尧得知这个情况后,会不会“飘飘然”起来,并第一时间反馈给胤禛。
同时,李卫也会明白,胤禛通过纳年秋月,已经和年羹尧结为姻亲关系,他在监视年羹尧的同时,必须留意这层关系,不能把差事办得过于直白,给胤禛和年羹尧之间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和隔阂。
而这件事的尴尬之处还在于,李卫、翠儿这些雍王府的老人都知道,年秋月和邬先生的关系一直很暧昧。在他们心目中,邬先生或许更应该和年秋月走到一起。
此刻,年秋月却成了胤禛的侧福晋,难免不被李卫认为胤禛这是对下属横刀夺爱,下属们必然会浮想联翩,胤禛的颜面往哪里放呢?
所以,胤禛才会特意强调,这是邬先生做媒。
言外之意就是告诉李卫,我可没有和老邬抢女人,这是他心甘情愿的。
胤禛的这点小心思,虽然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但却是为了挽回一下自己在下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既然李卫已经成长为一个中级官员,胤禛再和他交代任何事情,也就没必要交代那么清楚,和盘托出,只需要讲三分即可,剩下的七分,李卫自会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并按胤禛的意思把事情办好。
当胤禛能和李卫如此“交心”,说明李卫的确已经在胤禛心目中占据重要分量。
来源:开心的小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