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FIRST惊喜电影展与小红书以战略级合作推出「红镜短剧计划」,致力于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高概念作品,为华语短剧生态注入革新力量。在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超650亿元的行业背景下,「红镜」拒绝对狂欢锦上添花,而是选择在竖屏时代重新定义短剧价值,开辟一种「小而
2025年,FIRST惊喜电影展与小红书以战略级合作推出「红镜短剧计划」,致力于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高概念作品,为华语短剧生态注入革新力量。在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超650亿元的行业背景下,「红镜」拒绝对狂欢锦上添花,而是选择在竖屏时代重新定义短剧价值,开辟一种「小而承重」的叙事可能。
首届红镜短剧计划于6月1日开启征集,数据显示,Z世代(95-04年出生)创作者占比34.24%,90后依然是创作主力军,整体占比超60%。最年长报名者出生于1945年,最小报名者出生于2006年,年龄差达61岁,跨越半个世纪,体现短剧创作的代际对话魅力。
报名者男女比例较为均衡,男性占54.98%,女性占41.35%。仅有10.85%的报名者仍是在校学生,多数创作者已进入影视或非影视职场,专业背景以电影、广电编导、戏剧影视文学为主。创作者覆盖全国31个城市,其中27%常居北京,再次印证北京作为影视行业中心地位。
创作阐述关键词统计显示,“故事”“社会”“女性”“人物”“自我”“成长”“希望”出现频次最高,反映创作者在快节奏洪流下仍坚持叙事初心,关注女性成长与人物塑造。31.53%的项目明确将受众定位为女性,10%的创作者瞄准银发人群,尝试为细分领域定制内容。
评审秦天在评阅札记中提出思考:“三分钟是最典型的微短剧单集时长。设计天才们把‘没用的短暂热情’转换成流量和财富,成功让人类完成以‘光年’为记的迁徙。”但红镜计划选择不做设计天才,而是作为“茶水阿姨”参与其中,“在这趟人类一往无前的迁徙之路上,提供一些食物和水,再摆上几面镜子,种下一些花草。”
评审吴夏帆指出:“短剧创作展现出蓬勃生机,有一些不同既往作品的新尝试。”从温暖治愈的都市奇幻,到扣人心弦的悬疑推理,再到探讨代际创伤的家庭伦理,创作者们大胆尝试各种可能性。不少作品聚焦不完美的女性形象:强悍的、迷茫的、阴戾的,打破传统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更难得的是,一些作品敢于“慢下来”,深入探索人物内心世界。
9月26日晚,在檀谷·慢闪公园举行的红镜颁奖礼上,颁发了由入围评审秦天、单丹丹、吴夏帆和终审评委李漠、倪虹洁、周一围评议出的最终奖项。
黑马短剧奖 由《贪吃蛇》获得,该项目也将获得一百万元人民币制作资金及千万级小红书S级平台宣发资源包。梅婷在颁发证书时提及,在看到先导片的第一时间就被其高度的类型特质吸引。
未来剧星奖 获奖作品包括《魔都精怪办事处》、《人生录像厅》、《她们的夏日重启中》、《夜行地图》、《在线追踪》,其中《在线追踪》是唯一桌面竖屏短剧。这些作品获得最低五十万元人民币制作资金及价值百万级小红书平台宣发资源包。
剧本先锋奖 由《焉知非福》《白夜花园》《下个春天见》获得,各获得五万元人民币奖金。
特别提及 奖授予《我的前男友变成了狗》。
红镜短剧计划通过搭建让不同叙事逻辑碰撞的“镜面现场”,探索短剧审美语法——不是对长片的压缩,也不是对流量的复刻,而是在“竖屏方寸之间,重塑类型讲述可能”。当晚,《在线追踪》《贪吃蛇》《人生录像厅》三部作品的片花首次公开放映,现场300位观众成为这批新作的第一批见证者。
小红书精品短剧负责人啡卡表示:“我们敞开怀抱,拥抱拥有创作欲望,具备高审美、高品质、高契合的短剧独立创作者,也愿意和FIRST共同开启3年的愿景,一起外延短剧的疆域。我们坚信短剧的下一站不是更短,而是更深,让每一帧画面都值得细品。”
所有获奖项目目前已进入开发与筹备制作,颁奖礼上,FIRST 产业战略发展官高一天强调:“最快10月底就会有作品在小红书和大家见面。”
站在檀谷的夜空下,当多样风格的短剧片花在银幕亮起,“把世界玩成自己的版本”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创作者与爆款预设之间达成的和解——用你的规则,跳我的舞。红镜计划证明,最有生命力的创作往往生于航道之外,那些看起来冒险的选择其实是在开拓行业的可能性边界。
来源:娱乐硬糖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