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来也是巧,前几天朋友推荐我看《破冰行动》续作《围猎》,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入坑。毕竟最近几年禁毒题材的剧看得有点多,套路都差不多,真没啥新意。结果这一看不要紧,直接熬夜刷完了,现在回想起来,这剧真的不一样。
说起来也是巧,前几天朋友推荐我看《破冰行动》续作《围猎》,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入坑。毕竟最近几年禁毒题材的剧看得有点多,套路都差不多,真没啥新意。结果这一看不要紧,直接熬夜刷完了,现在回想起来,这剧真的不一样。
很多剧都喜欢慢热,前几集铺垫个半天才进入正题。《围猎》不是这样,一上来就是抓捕行动,直接把你拉入那种紧张刺激的氛围里。伍队为了救杨一鹏而牺牲的那一幕,我当时就觉得,这剧有戏。
更绝的是,编剧还安排了一个巧合——警察女儿之安和毒贩儿子多仔竟然同年同月同日生。这种设定听起来有点狗血,但在剧里处理得很自然,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两个孩子,一个在光明中成长,一个在阴影中挣扎,但最终都选择了正义。这种对比和反差,比单纯的好人坏人划分要有意思得多。
老实说,之前看王阳的戏,印象最深的就是《庆余年》里的滕梓荆和《叛逆者》里的陈默群。那时候就觉得这哥们演技不错,但总是配角,没机会当主角。
这次在《围猎》里,他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以前那种儒雅的精英形象,变成了混迹码头的糙汉子。头发乱糟糟,胡子拉碴,还有个啤酒肚,活脱脱就是个底层混混。
刚开始我还有点不习惯,但看着看着就被他征服了。为了接近马仔叔,故意制造车祸跟人家交朋友,那种老江湖的狡黠劲儿演得特别到位。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姿态,完全就是在那种环境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人。
王阳这次的表现真的让我重新认识了他,原来他的戏路可以这么宽。从书生到糙汉,这种跨度不是谁都能驾驭的。
如果说王阳这次是惊喜,那俞灏明就是在意料之中的精彩了。这哥们演反派真的有一套,从《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杜明礼到现在的牟森,每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
牟森这个角色特别有意思,表面上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但眼神里透着那种阴冷的狠劲。他不是那种简单粗暴的反派,而是很有头脑的制毒师。
特别是他那种多疑癫狂的性格,看得人心惊胆战。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步会做什么,这种不可预测性让角色变得更加危险和迷人。俞灏明把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得很到位。
看完这部剧,最让我佩服的不是那些大场面,而是一些细节的处理。
比如牟海东的熊猫血设定,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深意。不仅推动了剧情发展,让私生子牟森浮出水面,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血缘关系在犯罪家族中的复杂作用。血液可以传承,但选择权在每个人手里。
再比如那个外卖员被害的情节,窗缝里吸毒者的眼神真的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这种恐怖感不是靠音效或者画面特效营造的,而是通过演员的眼神和微表情传达出来的。
还有各种抓捕行动的场面,没有过度美化,该危险的时候就是危险,该紧张的时候就是紧张。这种真实感是很多同类型剧集都做不到的。
之安和多仔的网友关系设定也很有意思。两个人在网上聊得很熟,现实中却不认识,这种现代人的社交方式为剧情增加了很多可能性。
特别是之安通过网络游戏来追查毒贩线索,这种方式在以前的禁毒剧里很少见到。现在的毒贩确实会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和联络,警方自然也要与时俱进。
当多仔最终选择成为警方线人时,那种身份转换的复杂性也处理得很好。他既要保护自己,又要帮助警方获取关键情报,这种双重身份的危险和纠结,看得人为他捏一把汗。
总的来说,《围猎》这部剧确实给了我很大惊喜。如果你也喜欢禁毒题材,或者想看看王阳的全新形象,这部剧绝对值得一追。反正我是看得很过瘾,现在还在回味一些精彩的情节呢。
来源:粉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