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俪一句“我演不了王熙凤”,让郑晓龙筹备四年、投资7个亿的新版《红楼梦还没开机就登上了热搜榜首。 这位曾经在《甄嬛传》中从16岁少女演到太后的实力派演员,面对王熙凤这个角色却选择了退缩。 她今年42岁,而书中的王熙凤出场不过十七八岁,孙俪直言“硬件不符”,担心
孙俪一句“我演不了王熙凤”,让郑晓龙筹备四年、投资7个亿的新版《红楼梦还没开机就登上了热搜榜首。 这位曾经在《甄嬛传》中从16岁少女演到太后的实力派演员,面对王熙凤这个角色却选择了退缩。 她今年42岁,而书中的王熙凤出场不过十七八岁,孙俪直言“硬件不符”,担心自己演不出那股少女的机灵劲儿。
横店工地正在昼夜不停地打桩,一座真实的大观园拔地而起,地基深度甚至超过了地铁标准。 这座耗资7亿的建筑群未来将成为一个实景拍摄基地,甚至可以开放给游客参观。 但与工地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导演郑晓龙手中的主演名单依然空白,特别是王熙凤这个核心角色。
郑晓龙原本指望孙俪能挑起这个大梁。 两人合作过《甄嬛传》,有着十足的默契。 他理想中的王熙凤不仅要精明泼辣,还要融入现代女性的心理,展现出与以往版本不同的解读。 但孙俪的婉拒让他不得不重新开始寻找。
孙俪的表演风格被评价为“慢性的狠”,像药一点点渗进去,而王熙凤是“快刀”,明晃晃的,又笑又扎人。 这种本质的差异让孙俪清醒地认识到,即便她的演技足以支撑从少女到黑化皇后的蜕变,但面对王熙凤这个已经被邓婕在87版中演绎成经典的角色,年龄和气质的不同可能难以单靠演技弥补。
网友们开始疯狂推荐自己心中的人选。 蒋欣的名字被提及最多,她的华妃形象深入人心,那句“我一辈子不信阴司报应”的台词让人记忆犹新。 但蒋欣工作室的回应相当谨慎:“先给完整剧本,再谈档期”。 这隐约透露出对这样一个经典角色改编的担忧。
赵丽颖也被部分网友提名,她在《知否》中演绎的明兰展现了足够的心机和手段。 但王熙凤的泼辣中还需要掺杂点市井气,有人觉得赵丽颖的气质过于清爽,可能难以展现那种市井般的辣劲儿。
除了王熙凤,其他角色的选角同样引发热议。 陈都灵被初步定为林黛玉的扮演者。 她以621分的高考成绩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飞行器制造工程,是娱乐圈少有的理工科学霸。 样子清秀,带点书卷气,有些人觉得她眉眼间有林黛玉的影子。 但林黛玉的才情和敏感极为复杂,陈晓旭的版本早已成为经典,陈都灵面临的压力不小。
新版《红楼梦》的改编方向也引起很多争议。 郑晓龙明确表示,这次不是拍府里少爷小姐谈恋爱,而是要拆解原著,把脂砚斋批语里的暗线全拍成明戏。 黛玉远嫁、可卿身世、元春暴毙、贾府被抄,这些在原著中较为隐晦的情节都将被直接呈现。
更引人注目的是,郑晓龙承认新版将加入大量宫斗宅斗元素,目标是海外流媒体市场。 奈飞和迪士尼已提前洽谈预购,要求每集四十五分钟以内,前五分钟必须有冲突点。 为此,剧本被拆成六十集,每集一个爆点,元妃省亲被改成“省命”,可卿卧房变成“卧底”。
与87版《红楼梦》拍摄三年、演员封闭训练八个月学习琴棋书画相比,新版计划十个月杀青,留给演员围读剧本的时间只有三周。 这种快节奏的工业化制作模式让人担心艺术品质能否得到保证。
为了弥补准备时间的不足,剧组开设了“演员速成班”,请来87版编剧、昆曲大师、红学教授,每人负责一个模块,十天讲完。 年轻演员需要边拍边学,每天收工后回酒店还要写人物小传,字数不够甚至会扣片酬。
老戏骨的加入为这部剧增添了一些稳定性。 曹翠芬可能会出演贾母,迟蓬则饰演刘姥姥。 曹翠芬在《知否》中饰演的盛家老祖母已经证明了她驾驭这种威严而慈爱的大家长角色的能力。 迟蓬在《生万物》中演绎的农村老太太质朴无华,让她来演刘姥姥被认为是非常贴合的选择。
郑晓龙团队对这次翻拍有着明确的市场考量。 制片人直言:“不挣钱,文化就传不出去”,并拿出数据对比:87版海外收益不到三百万美元,而新版版权先收两千万美元。 这种务实态度与87版《红楼梦》纯粹的艺术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翻拍《红楼梦》历来是“烫手山芋”。 87版和89版之后,近些年的几次尝试大多陷入困境。 李少红2010版的《红楼梦》因“音乐诡异,服化道渗人”被吐槽像“恐怖剧”。 胡玫导演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耗巨资打造,最终仅收获500多万票房,口碑与商业均未达预期。
选角争议只是新版《红楼梦》面临挑战的冰山一角。 观众不怕改编,怕的是既丢了曹公的魂,又蹭不到流量的热。 郑晓龙放话要推翻高鹗续书,按照曹雪芹残稿和脂砚斋批注来拍,比如让黛玉客死他乡,而非原著中的“调包计”。 这种大胆的改编必然会引起红学家和情怀粉的激烈讨论。
当经典被不断翻拍,我们究竟是希望看到忠于原著的还原,还是期待导演带来全新的解读? 如果郑晓龙真的拍出了一部充满宅斗、暗黑元素的《红楼梦》,你会把它当作对经典的创新诠释,还是对原著的背叛?
来源:Cyber撩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