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追剧圈的瓜虽然没指名道姓,但懂的都懂!一场关于“怎么追剧才对”的讨论悄悄发酵,网友们看了都忍不住说:“这波理念碰撞也太真实了,像极了我和朋友争论追剧姿势的样子!”
官媒力挺“电子榨菜”,演员吐槽碎片追剧浪费会员!两种追剧观吵翻,你站哪队?
最近追剧圈的瓜虽然没指名道姓,但懂的都懂!一场关于“怎么追剧才对”的讨论悄悄发酵,网友们看了都忍不住说:“这波理念碰撞也太真实了,像极了我和朋友争论追剧姿势的样子!”
事儿得从一位演员的“沉浸式追剧论”说起。他在公开场合聊到追剧习惯时直言,吃饭、洗菜、刷牙的时候看剧,纯属“白瞎了会员钱”。在他眼里,追剧就得沉下心来全神贯注,眼睛盯着屏幕、脑子跟着剧情走,三心二意的看剧方式根本没意义。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立刻想到了官媒之前的说法。央视新闻早就在报道里提过“电视剧配饭超香”,新华社更直接把这种搭配叫“电子榨菜下饭”,意思就是把轻松的剧集当成吃饭、做家务时的“背景音+调味剂”。你看,一边是演员强调的“必须专注”,一边是官媒认可的“日常搭配”,两种观点简直像拧巴的耳机线,怎么都绕不到一块儿去。
也正因如此,现在好多平台推荐下饭剧时都变得特别谨慎。那些节奏轻松、适合碎片化看的“电子榨菜”剧,明明是大众最爱,却愣是不敢提。毕竟一边是官媒盖章的主流习惯,一边是演员带起的“专注风”,推荐得太偏向哪边都容易被说,这平衡木确实难走。
其实这两种追剧方式吵起来,本质是大家对“娱乐该怎么用”的理解不一样。咱们先说说“电子榨菜”为啥能火。中国社科院2023年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里有组数据:全国网络视频用户每天平均看120分钟视频,其中超60%的人都爱在吃饭、通勤、做家务时看剧。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魏坤琳就分析过,像洗菜、刷牙这种不用费脑子的活儿,搭配一部轻松的剧,既能把事儿干了,还能顺便放松,属于“低成本高快乐”的放松方式。就拿去年爆火的《武林外传》来说,好多人吃饭时必点开,哪怕剧情都能背下来了,听着台词就觉得饭香,这就是“电子榨菜”的魔力。
再看那位演员说的沉浸式追剧,也不是没道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做过一个小研究:让观众分别用碎片化和专注的方式看《三体》这种剧情复杂的剧,结果专注看的人能记住80%的细节和逻辑线,碎片化看的人只记住了40%。这说明对于制作精良、剧情烧脑的剧,沉浸式看确实能get到更多东西。但这种方式太挑时间了,得专门腾出一两个小时,不能被打扰,更适合周末有空的时候。
说到底,追剧哪有什么“标准答案”啊?就像有人早餐爱喝豆浆,有人就爱喝咖啡,各有各的习惯。上班族早上赶时间,刷牙时听两句剧里的搞笑台词,一天的心情都亮了;学生党周末没事,窝在沙发里专心看一部电影,也是难得的享受。
那些被“回避”的下饭神剧,其实不用太在意。毕竟追剧本来就是为了开心,只要自己舒服,管它是“电子榨菜”还是“沉浸式大餐”呢?你平时追剧是啥样?是吃饭时必放剧当背景音,还是会专门留时间认真看?来评论区聊聊,看看哪种姿势更受欢迎~
来源:自在原野nx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