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她的生日办得很热闹,她以前是唱戏的,后来嫁给夏老爷当小妾,她唱戏的行头早就压箱底,夏元开药铺时,她拿出来当了给他做本钱。
夏老太起初反对夏初跟褚韶华结婚,她嫌弃褚韶华,说她结过婚,生过孩子,还被抓进土匪窝,被土匪糟蹋过。
她养了两个儿子,夏元和夏初,一个忙着做生意,一个忙着去国外留学,根本就没有心思陪她。
她过60大寿,感到很孤独,以为两个儿子都忘记了。
结果她的生日办得很热闹,她以前是唱戏的,后来嫁给夏老爷当小妾,她唱戏的行头早就压箱底,夏元开药铺时,她拿出来当了给他做本钱。
她没有想到,她60岁生日时,夏元给她仿制了一个行头,让她登台表演了一通,心里很畅快。
夏元告诉她,是褚韶华出的主意,给她办一个热闹的生日。
夏老太觉得褚韶华会办事,很能干,就接受她跟夏初的婚事。
遗憾的是,就在结婚前夕,夏初遇害去世了。
褚韶华一直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她沉浸在婚礼的操办中,好像夏初会突然出现在婚礼现场。
夏初走后,夏元一直把褚韶华当成夏家儿媳妇,他看上褚韶华身上的能力,要她为自己办事。
夏元需要褚韶华替自己办事,需要她跟闻知秋一起,把闻氏大药房做大,扩大市场份额。夏元还需要褚韶华替他巩固他在上海国药公会的地位,帮助他继续担任上海国药公会主席。
不巧的是,夏元的生意遇到了困难。
随着日本入侵东三省,东三省韩三爷不愿跟日本人合作,他的生意做不下去了,夏元从他手里进不了药材,影响了他在上海的生意。
夏元跟韩三爷的生意彻底断了后,只有跟日本的小村家族合作,能保证他拿到名贵的药材,在上海还能拥有独家经营权。
就在上海国药公会的成员各家都拿不到东三省的药材时,夏元家的生意却仓库里货源充足,囤得满满的。
田大少一直在不满夏元当选上海国药公会主席的事,他打听到夏元跟日本人合作,就趁机要求投票表决,夏元是否能留任的事。
在田大少的要求下,上海国药公会举办了投票表决,13个理事参与表决,除了闻知秋的一票外,结果是6比6。
闻知秋的一票变得很关键。所有人看来,闻知秋会把手里的一票投给夏元。
夏元当时也内心释然,感到自己的主席位置已经稳定,在场的人中,除了褚韶华以外,都没有想到,闻知秋会对夏元投了反对票。
闻知秋和褚韶华曾经为了夏元担任上海国药公会的事出了力,眼看田大少的势力被削弱,闻氏大药房和橘井堂在上海国药界越来越有实力,但这个时候,闻知秋偏偏投了夏元的反对票,以至于夏元以为他投靠了田大少。
闻知秋不是投靠田大少,而是反对跟日本人合作做生意。日本人入侵东三省,上海国药公会的成员纷纷在抵制跟日本人合作做生意。
夏元认为,作为生意人,关心的是能不能拿到原材料,以质优价廉的药物卖给老百姓。只要老百姓认为药好,自己能挣到钱就行。
他以7折的优惠,希望闻知秋投他一票,结果闻知秋拒绝了。
夏元落选了,他把闻知秋当成竞争对手来打压,他联络了上海国药公会的其他成员,停止给闻氏大药房供货,谁家要跟闻氏大药房供货,他就终止跟谁合作。
夏元为了打压闻知秋,号召了一干国药公会的成员抵制闻氏大药房,断绝来往。而闻氏大药房作为上海国药前十名的药铺,这样一来,那些跟闻氏大药房断绝来往的药房也遭到打击。
夏元为了稳定地位,他不想失去褚韶华的支持,他让夏老太在礼查饭店约见褚韶华,把祖传的戒指送给她,说两颗祖传下来的戒指,一颗给了夏元的老婆淑芬,这一颗就给褚韶华。
夏元曾经两次邀请褚韶华加盟。一次在祁州的时候,夏元想让她代替守元药莊的易大金,褚韶华没有答应。
另一次是夏初去世后,夏元以家人的身份邀请她加入橘井堂,但褚韶华感觉闻氏大药房更需要她,她不想依附夏元,只想靠自己的能力。
如果说,以前的邀请,只是生意上的帮助,而这一次,因为跟田大少对立,在生意上抢市场,在职务上抢上海国药公会主席的职位时,闻知秋投了夏元的反对票,夏元就把闻知秋划到田大少的一面,他希望褚韶华跟闻知秋分手,站到自己的一边来。
所以,夏老太约褚韶华见面赠送戒指,其实是夏元的主意,他想让褚韶华以家人的身份来支持自己。
他想说服褚韶华,放弃跟闻氏大药房合作,来橘井堂,她会成为上海国药界乃至全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褚韶华知道,闻知秋投了夏元反对票,并不是很田大少合作,而是反对夏元跟日本人合作。她归还了夏老太赠给她的戒指,再次拒绝夏元,表示跟他道不合不相为谋。
夏元恼羞成怒,他指责褚韶华这么快就忘掉了夏初,想跟闻知秋勾搭。
褚韶华跟他说,夏初已经走了四年,在想跟谁勾搭,那是我的自由。
褚韶华站在闻知秋一边,拒绝跟夏元合作。他们曾联手对付过田大少,他们分手后,对两边生意都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这样一来,反而给了田大少喘息的机会,接下来,田大少会跟日本人勾结起来,重新壮大自己的势力。
来源:爱追剧的糯米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