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剧王炸剧来袭,连追4集后,我要说:缉毒剧就该这么拍!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6 16:22 1

摘要:《围猎》根据丁一鹤的纪实文学《飓风行动·围猎》改编,讲述了南州禁毒大队杨一鹏(王阳饰)等缉毒干警在“清剿行动”后,继续追捕在逃制毒师牟森(俞灏明饰)的故事。

斑驳墙面与昏黄灯光交织的市井画面里,一场无声的狩猎已经开始。

近期荧屏上热播剧不断,从罗晋的《目之所及》到白敬亭的《不眠日》,刑侦剧市场看似热闹却始终缺少一抹亮色。

就在我几乎要对今年刑侦剧市场失去期待时,一部名为《围猎》的剧集悄然登场。仅播一晚,收视就破千万,热度直接突破18000大关。

我连夜刷完前四集,不得不拍案叫绝:这才是缉毒剧正确的打开方式!

《围猎》根据丁一鹤的纪实文学《飓风行动·围猎》改编,讲述了南州禁毒大队杨一鹏(王阳饰)等缉毒干警在“清剿行动”后,继续追捕在逃制毒师牟森(俞灏明饰)的故事。

剧集开篇就是高能:茫茫大海上,一艘渔船看似在正常作业,实则暗藏毒品交易。警方展开突击行动,却遭遇激烈反抗。

一名女“运毒骡子”身亡,留下的男婴被另一毒贩马仔叔收养,取名“多仔”。

与此同时,缉毒警察伍建国喜得千金,取名“之安”。

这两个同一天出生的孩子,一个成为“毒二代”,一个成为“警二代”,命运从此分岔。

时间跳到2016年,警方已抓获“清剿行动”首犯牟海东,但一个神秘电话号码牵出三年前逃逸的制毒师牟森。杨一鹏化名“阿镇”,卧底潜入贩毒网络,留着长发,挺着啤酒肚,与马仔叔称兄道弟。

前四集节奏紧凑,从飞车追逐、火场爆破到贴身肉搏,视听语言极具冲击力。毒贩的凶残也毫不掩饰:为摆脱警方追捕,他们竟将刚生产的孕妇扔下船。这种尺度在国产剧中实属大胆。

《围猎》的演员阵容堪称“梦之队”,而且每位演员都带来了颠覆性的表演。

王阳一改往日儒雅形象,化身街头仔阿镇——油腻长发、黝黑皮肤、啤酒肚,行为粗放,好勇斗狠。只有那双锐利如鹰的眼睛,偶尔透露出缉毒警察的本色。这种“毁容式”演技让人眼前一亮。

俞灏明饰演的制毒师牟森更是令人惊喜。表面斯文儒雅,内心却狠辣算计。他与王阳的多场对峙戏,台词犀利、眼神带戏,宿命感的张力直接溢出屏幕。

张宥浩饰演的“毒二代”多仔,展现了一个在灰色地带挣扎求存的小人物的复杂性。邓恩熙饰演的新人警察之安,则毫无做作之感,浑身上下都是“我要破案”的青春活力。

更不用说李诚儒、许绍雄、杨皓宇、余皑磊等老戏骨保驾护航。李诚儒饰演的大毒枭牟海东,狠起来连自己都捅,连自己的救命导管都敢拔。这些“定海神针”般的存在,让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

《围猎》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没有停留在传统的警匪二元对立层面,而是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博弈场。

一方面,剧集展现了毒品犯罪的“现代化转型”:从传统线下交易到通过网络联系、虚拟货币支付,新型毒品“邮票”危害青少年,暗网交易难以追踪。这些内容让缉毒工作更具时代性。

另一方面,剧集通过多仔和之安这两个命运交织的角色,探讨了“禁毒不仅是抓捕,更是拯救”的主题。多仔在毒窝长大却渴望正常生活,之安作为“警二代”继承父辈遗志。他们的命运对比,深化了作品的人文关怀。

导演李少红创作之初就确立了“去编剧、拍摄、表演痕迹”的原则。全剧24集用了超过200处现实场景拍摄,让故事扎根真实环境。这种纪实感让《围猎》有了不同于一般刑侦剧的厚重感。

《围猎》于9月25日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全网首播,江苏卫视每晚19:30播出。上线当天,全网预约量已突破50万,可见观众期待之高。

从首播口碑来看,观众评价出奇一致——好评居多。豆瓣网友普遍认为,王阳的颠覆演出备受认可,俞灏明演反派得心应手,青年演员张宥浩也完全没有拉胯。

值得一提的是,全剧只有24集,这在当下动辄四五十集的国产剧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这意味着剧情不会拖沓,而是节奏紧凑、环环相扣。

四集看下来,《围猎》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真实”。它没有神化缉毒警察,没有脸谱化毒贩,而是展现了禁毒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作为李少红导演多年后回归犯罪类型片的作品,《围猎》无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毒品危害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而缉毒警察正是守护我们远离这种危险的无声英雄。当我们安心享受日常生活时,正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你看《围猎》了吗?对于王阳的颠覆表演和剧中的大尺度画面,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剧感受!

@彬仔探剧​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记得点赞➕收藏➕转发哦,免得想看的时候找不到了哦!

来源:彬仔探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