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短剧现状:现代剧剧组外迁至西安、郑州等地,日薪5000元招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5 03:57 1

摘要:“70亿”听着像天文数字,可它只够拍两千部不到三分钟的短剧——上海去年就干了这事。

“70亿”听着像天文数字,可它只够拍两千部不到三分钟的短剧——上海去年就干了这事。

钱包还没鼓,同行已经卷到飞起:横店老棚日租金飙到五万,演员按小时计价,连盒饭都涨三成。

有人连夜把剧组搬去西安,那边直接给场景打五折,外加政府塞红包,爽到制片人发朋友圈骂自己“以前真傻”。

别急着羡慕,搬去郑州的兄弟更惨。

当地基金确实爽快,钱到账快,可配套跟坨浆糊:摄影灯得从上海借,群演一口河南腔把霸道总裁衬成乡镇企业家,剪出来满屏“土味漂移”。

数据一掉,平台直接腰斩流量扶持,等于白送一集广告。

省下的场地费,全砸进后期调色,还是救不回观众手指上划的速度。

上海也慌,赶紧把“繁花2.0”升级成氪金版:五千万池子,最高单项目塞三百万,还包流量、包评奖、包海外发行,听着像亲妈喂饭。

可门槛高到离谱——剧本得“引领细分”,说人话就是“古装复仇里加元宇宙,悬疑破案要带乡村振兴”,一句话总结:观众爱看的不一定过审,能过审的未必有人看。

有编剧连夜把宫斗改成“唐朝AI算税”,自己都觉得扯淡,但过了初审,先拿五十万首付爽三天,后面再愁怎么圆回来。

更魔幻的是培训班。

短视频广告里“七天写出神剧本,月入十万不是梦”,点进去先交九千八,老师甩你一份“爆款模板”:前三秒扇耳光、中段反转身世、结尾再扇一次。

结课作品往平台一投,播放两千,点赞三个,其中两个还是老师的小号。

想退钱?

合同小字写着“以实际到账扶持资金为分成基准”,翻译一下:平台不投钱,你就一分别想拿,告到天边也赢不了。

所以现在最舒服的是那群“候鸟剧组”。

开机在上海拿补贴,拍三天蹭完外滩夜景,立马高铁去西安拍秦汉宫,再飞海口补海边吻戏,一地薅一次羊毛。

成本砍一半,画面还丰富,平台算法也吃“多场景爽点”,流量蹭蹭涨。

观众骂“剧情像拼夕夕九块九”,可手指诚实,一集不落地看完。

制片人总结:当韭菜也要选肥地,别死磕一座城。

有人担心泡沫,其实泡沫才是行业发动机。

五百万拍出来的短剧,平台花一千万买,转手切片投信息流广告再赚两千万,大家都赢麻了。

等哪天观众划走率飙到九成,资金方才会冷静,届时又是一地鸡毛。

可那又怎样?

反正下一波技术浪潮——可能是AI生成画面,也可能是互动剧——已经在路上,新的补贴、新的韭菜、新的泡沫正排队进场。

想上桌的,记得带好行李箱,随时跑路。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