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平台官宣了两部,一个是古装经典IP《金枝欲孽》,另一个是都市经典IP《火玫瑰》。
内地最大短剧平台红果短剧,与TVB合作推出港式短剧。
目前,平台官宣了两部,一个是古装经典IP《金枝欲孽》,另一个是都市经典IP《火玫瑰》。
看介绍,《金枝欲孽》短剧将主打女性高燃群像。
而《火玫瑰》的卖点是《新闻女王》原版主创,故事围绕大女主展开。
TVB在多年亏损的路上,又找到新的自救方式,但观众并不买账。
消息一出,评论区清一色的反对。
求放过经典IP!
又要目睹“经典毁灭”。
说到底,TVB 手里最值钱的牌还是经典IP。
当年靠这些神剧打下江山,如今却想把金字招牌拆了当柴火卖,未免太急功近利。
《金枝欲孽》的女性觉醒,《火玫瑰》的独立精神,这些内核靠短剧的 “激进节奏” 根本拍不出来。
网友反对的不是翻拍,是反对用流水线生产毁掉艺术创作,反对用 AI 算法替代人性洞察。
熟悉宫斗剧的观众应该知道,《金枝欲孽》之所以经典,不在于宫斗有多激烈,而在于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
玉莹的单纯与心机并存,尔淳的隐忍与无奈,安茜的命运弄人,如妃的霸气与悲凉。
这些复杂饱满的角色,岂是“高燃”二字所能概括?
同样命运的还有《火玫瑰》。
温碧霞饰演的海潮,从孤女到复仇女神。
角色之所以难忘,不在于复仇有多爽,而在于海潮这个角色的复杂与悲剧。
这些港剧,对于观众来说,既是经典,又是情怀。
不过,情怀这东西,TVB 早就开始瞎霍霍了。
《金枝欲孽 2》当年直接把 “宫斗” 拍成 “成长鸡汤”。
莫名其妙的感情线,无病呻吟的台词,加上节奏拖沓,口碑插水,豆瓣 6.1分差点砸了招牌。
更别提《法证先锋》系列。
从第一部的刑侦标杆,拍到四五六部直接感情注水,专业度缺失,成了“科技玄幻剧”,连黄宗泽就救不了。
还有《巾帼枭雄》系列,第三四部换角换得面目全非。
第四部的剧情和台词,更是直接抄前两部。
那还看什么新剧,看旧剧就好了。
黎耀祥的演技再精湛,也救不了剧情逻辑的全面崩塌。
这场简直是四奶奶拖柴九出火场的一幕
这些翻拍作品有个共同点:打着经典的旗号,却丢了经典的精髓。
它们像是一群急于赚快钱的商人,拿着过去的金字招牌,兜售着粗制滥造的仿品。
TVB儿童现在都学聪明了,看到“经典IP续作”几个字,第一反应不是期待,而是警惕。
其实,对于这次短剧合作,一点都不意外。
如果你最近看过TVB的合拍剧,会发现长剧已经悄悄换上了“短剧”的内核。
《黑色月光》打着大女主复仇旗号,演的全是夸张反转。
《巨塔之后》一上来男团灭女团起,表面是豪门恩怨、医界权谋,实际完全不讲逻辑,反转全靠回忆。
最近热播的《金式森林》,海报直接套用短剧风格。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部短剧。
除了长剧当短剧拍,TVB其实也在本地尝试过拍短剧。
今年,TVB首部AI生成连续剧短剧《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
预告片一出,观众就被那僵硬的表情、生硬的台词劝退。
观众直接质问TVB:这么多人等工开,为何要用AI?
短剧的崛起确实势不可挡。
几分钟一集,情节紧凑,冲突密集,正好迎合了现代人碎片化的观看习惯。
TVB作为曾经的影视巨头,自然不想错过这班车。
手握这么多经典IP,本想借它们在新领域杀出一条血路。
但有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味消费经典,却丢了创作初心,最终只会加速经典光环的消散。
长剧衰落是事实,拍短剧也不是原罪,但丢了初心的 “蹭 IP” 注定走不远。
TVB 要是真有心转型,不如学学当年打磨剧本的劲儿。
毕竟观众爱的从来不是 “IP 标签”。
来源:好剧百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