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我准时守在电视机前,就为了看王阳在新剧《围猎》里的表现。毕竟他在《追风者》里穿西装打领带的精英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油腻长发、啤酒肚、人字拖,王阳的颠覆性变身让老粉丝差点没认出来。
昨晚我准时守在电视机前,就为了看王阳在新剧《围猎》里的表现。毕竟他在《追风者》里穿西装打领带的精英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结果剧集一开场,我差点把水喷到屏幕上——王阳怎么变成这样了?
一头打结的油腻长发,挺着啤酒肚,穿着松垮的夹脚拖鞋,全身衣服都沾着油渍。这哪是那个帅气逼人的王阳,明明就是个码头混混!
但接着看我发现,这个造型背后是演员的用心。王阳这次彻底抛开“精英专业户”的标签,增肥、留长发、晒黑皮肤,完全融入了角色。
01 演员大变身 王阳的惊人突破
王阳饰演的杨一鹏是名卧底缉毒警,需要混在东南沿海码头的“混混”群体里。他这次的表演算是“自毁式”演技。
有一场戏是他故意制造轻微车祸,借此认识底层毒贩马仔叔。他斜靠在码头栏杆上,叼烟的姿势带着混不吝的痞气,可对方转身的瞬间,他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
这种层次感被观众夸成“教科书级卧底演技”。
和毒贩周旋时,他有时候眼神清澈看起来好骗,像个“小卡拉米”;一旦周围是小喽啰,他打斗起来下手快狠准,动作干净利索。这种“看人下菜碟”的演技,能让人看到王阳作为演员的可塑性。
但说实话,比起王阳这种在意料之中的好,剧中一位51岁的配角才真让我惊艳到合不拢嘴。
02 戏精本精 杨皓宇的演技大赏
杨皓宇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但一提《龙门镖局》里的温良恭,大家肯定会“哦”一声反应过来。
这次他在《围猎》里演一个嗜赌如命的赌徒,已经有孩子了还搞不清自己的身份。
看他兜里一分钱没有,却在朋友面前装大款,就为了拿着钱去赌场花,我特别来气。
下筹码的时候他特别豪迈,情绪高涨、特别兴奋;输钱的时候脸上全是懊恼,龇牙咧嘴、心烦意乱,完全是赌上头的样子。
最绝的是仇家找上门的那场戏。他抱着个破风扇,一脸无辜地撇着嘴装可怜,一会儿挠脖子,一会儿眼睛四处看,尴尬都快溢出来了。
杨皓宇的表演又让人觉得可怜又让人觉得气,有种想打他却够不到屏幕的无力感。
这个角色不只是个简单的赌徒。在剧里,他为了当马仔想尽办法隐藏身份,去超市偷白酒打掩护,又装成快递员取快递,甚至送货前还要检查周围有没有人偷看。
这么多心思要是用在正事上,早就发财了,可惜他是个赌徒。杨皓宇把赌徒的矛盾心理演得特别到位。
03 三条故事线 勾勒出缉毒全景图
《围猎》之所以吸引人,不只是因为演员演技好,更因为它有扎实的剧本和精巧的叙事结构。
剧集一开头就交代了两个同一天出生却走了不同路的年轻人——邓恩熙饰演的警二代之安,和张宥浩饰演的毒二代多仔。多仔这个角色特别让人疼,出生时就被父亲当成“多余的”,父亲甚至为了逃避追捕把他妈妈丢进海里。
长大以后,他父亲还是不靠谱,又赌博又贩毒,缺钱了就坑儿子。多仔嘴上说不管父亲,心里却还是心疼关心。这种“小苦瓜”角色天生就容易让人疼。
王阳的卧底线、多仔的成长线,再加上邓恩熙饰演的新人警察之安的办案线,三条线交织在一起,画出了一幅禁毒斗争的立体画面。
04 真实感与创新 缉毒剧的新突破
《围猎》改编自丁一鹤的纪实文学《飓风行动·围猎》,故事原型是警方花了三年时间追捕在逃毒贩的真实案例。剧里出现的“丰茂村”制毒案,很容易让人想到当年震惊全国的“博社村”案件。
和以前的缉毒剧不一样,《围猎》直接面对“后冰毒时代”的新型毒品问题。毒贩不再在传统场所交易,而是通过暗网流通、用快递发货。
更让人震惊的是,新型粉红毒品居然伪装成“红烧肉罐头”摆在货架上。这些细节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毒品威胁可能就藏在一个看起来普通的快递里。
导演李少红这次用了纪实手法和胶片质感的影像,真实还原了缉毒现场的紧张氛围。剧集没有把缉毒警神化,也没有把毒贩刻画成固定的坏人脸谱,而是用有真实感的剧情和演员扎实的演技,让观众能融入剧情。
05 配角的光彩 一部好剧的底色
《围猎》的配角阵容称得上“神仙打架”。
俞灏明饰演的制毒师牟森表面上文质彬彬,实际上多疑又癫狂。他第一次出场时用玻璃片反光观察对手,手指还无意识地敲桌面,这些小动作把制毒师的阴鸷和算计演得特别透彻。
李诚儒饰演的大毒枭牟海东,狠起来连自己都捅,连救命的导管都敢拔。许绍雄饰演的渡爷一出场,那种江湖老狐狸的感觉就出来了。
这些配角不管戏份多少,都给角色赋予了独特的灵魂,让整个故事的世界观显得真实又立体。
《围猎》才播了四集,它用硬核的剧情、精湛的演技和纪实的内核证明,缉毒题材的魅力从来没减退过。当多仔最后把藏有毒品的鱼筐推进海里时,你会在心里默默为这个挣扎的年轻人加油。
而杨皓宇这样的金牌配角,终于被更多观众看到。他们的表演一点不比主角差,就像生活里那些不起眼却在发光的普通人。
来源:明月说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