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的前半生》中,贺涵一直以温文儒雅、情绪稳定著称。他是众人眼中的完美男人:理智、从容,做什么事都游刃有余。
在《我的前半生》中,贺涵一直以温文儒雅、情绪稳定著称。他是众人眼中的完美男人:理智、从容,做什么事都游刃有余。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高情商高智商的优质男,居然冒雨开车200公里去接罗子君。更令人意外的是,一见面,他不仅没有温柔安慰,反而情绪失控般地怒吼、指责罗子君。
这一刻,贺涵的“完美面具”碎了。而他情绪破防的背后,藏着一个他不敢说出口的真相。
贺涵不是没有情绪,只是他早已习惯用“情绪稳定”来武装自己。
童年的经历让他早早学会隐藏情绪,成年后的职场更要求他理性克制。
14岁的他,独自去国外求学,强装着坚强;回国后,他从事咨询行业,又必须展现冷静专业的一面,才能更好赢得客户的信任。
他的彬彬有礼,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生存策略。就连和唐晶相处,也像在执行一项完美任务——吃饭谈工作,交流讲逻辑,情绪被刻意隔离。
唐晶也是如此,即使内心崩溃,表面仍要强撑“我没事”。两个“戒掉情绪”的人在一起,更像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商务合作。
而贺涵的成功,正是建立在这种高度自律的情绪管理之上。
当贺涵和罗子君有了更多的接触,他发现原来一个人是可以有很多情绪的。
罗子君根本不会伪装:难过了就放声大哭,生气了就大声怒骂,开心了就咧着嘴放声大笑。她真实得像没被社会规则“规训”过的孩子。
在罗子君面前,贺涵久违地感受到了情绪的流动。
也正因如此,当得知她独自出差、拼车返沪,途中遭遇大雨抛锚、手机没电时,贺涵第一次慌了。
那种失控感,触发了他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恐惧——他害怕失去重要的人,就像童年时失去母亲一样。
当他冒着大雨,开车200公里奔赴罗子君发来的定位地点。听到罗子君的一句句“贺涵”的呼喊,贺涵终于放下心中的大石头,拿着雨伞跑向雨中狼狈却安全的罗子君。
他紧绷的神经积压了太多的担忧与恐惧,在靠近罗子君的那一刻,转化成愤怒爆发。
他吼她不顾安全,骂她缺乏准备。每一句指责的背后,其实都是一句没说出口的:“我差点以为要失去你。”
成年人的心动,往往不是甜言蜜语,而是失控的瞬间。
贺涵的这次情绪破防,恰恰暴露了他对罗子君早已超越普通关心的情感。只有真正在意一个人,才会因她而慌,因她而怕,因她而怒。
那一刻,他不是贺总,不是精英,只是一个害怕失去所爱的普通人。
我们都曾是“贺涵”,习惯用理性武装自己,以为情绪稳定才是成熟的标志。
却也渴望能遇到一个“罗子君”,让我们敢于卸下伪装,坦然流露喜怒哀乐。
真正的情感,从来不是永远得体,而是我愿意为你,露出软肋。
你有没有为一个⼈失控过?有没有一次,你的“情绪稳定”因为某个人而彻底破防?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点赞、转发,让更多人来读懂贺涵,也读懂自己。
来源:综艺迷酥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