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洼地”到“高地”:用流媒体思维盘活电视大屏海外剧市场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5 12:58 2

摘要:尽管海外剧当前在电视大屏播出数量和声量较为有限,但这看似沉寂的领域实则蕴藏巨大的潜力与价值。通过精准选片、主题剧场、跨屏互动等策略精耕细作,这片“价值洼地”有望被开垦成为大屏打造差异化优势和触达增量市场的“价值高地”。为进一步参考流媒体思维对电视大屏海外剧市场

尽管海外剧当前在电视大屏播出数量和声量较为有限,但这看似沉寂的领域实则蕴藏巨大的潜力与价值。通过精准选片、主题剧场、跨屏互动等策略精耕细作,这片“价值洼地”有望被开垦成为大屏打造差异化优势和触达增量市场的“价值高地”。为进一步参考流媒体思维对电视大屏海外剧市场的赋能路径,本期,收视中国将结合CSM媒介研究数据与行业观察,深入剖析市场潜力、明晰优化方向,助力电视大屏海外剧激活新的增长空间。

过去几年,全球流媒体平台的狂飙突进和社交媒体的指数级传播,彻底重塑了海外剧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和生态,观看海外剧的主流方式也彻底转向网络视频平台。

从2022年至2024年,根据豆瓣“年度电视榜单”TOP5,海外各地热播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催生下,呈现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多元的类型格局。

英美剧在科幻、惊悚、犯罪类独树一帜。如9.0分热剧《人生切割术 第一季》通过“工作与生活人格分离”的科幻设定,探讨了资本异化、技术垄断与个体认同,深刻反映社会现实;9.0分热剧《最后生还者 第一季》以深沉的叙事和对人性极致的刻画,展现了末日生存背景下的人性善恶和情感联结。

日剧在情感和美食领域持续深耕,展现温暖治愈特质。如9.4分热剧《重启人生》通过对于友谊、平凡生活的温柔探讨,融入了对于生命价值、人生选择、幸福本质的思考;9.2分热剧《孤独的美食家 第十季》仍延续该系列治愈风格,讲述男主角在工作间隙独自探寻美食的故事。

韩剧则专注于悬疑复仇和奇幻爱情领域,凭借深刻的社会议题引发全球共鸣。如8.9分热剧《黑暗荣耀》以女性叙事对校园霸凌、阶级矛盾等社会议题进行深刻探讨;8.5分热剧《背着善宰跑》讲述了为爱穿越时空的动人故事,以奇幻的设定触动关于爱与遗憾的共鸣点。

泰剧则仍在言情领域精耕细作。如8.9分热剧《医爱之名》演绎了乐天派少女与孤独心脏外科医生浪漫且治愈的爱情故事;7.9分热剧《百分之一》描绘了千金小姐与受托为她甄选丈夫的律师之间的年代浪漫爱情故事。

数据来源:豆瓣

这些海外热剧在国内主要的传播媒介为流媒体平台,几乎均未通过电视大屏传播。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B站等国内主流视频平台通过设立海外剧专区,为用户提供了涵盖英美剧、日剧、韩剧、泰剧等多元内容的正规观看渠道,但各平台在引进数量和广度上较为有限。

与国内其他流媒体平台相比,B站牢牢把握“IP至上”策略,以垂直化、社区化打法,建立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首先,B站坚持“IP至上”策略,通过引进全系列精品海外IP作品,采用“经典IP+流行IP”、“电影IP+电视剧IP”的方式,最大化释放IP长期红利,将内容优势转化为坚实的用户优势,构筑起强大的竞争护城河。

一是经典IP。B站引进《老友记》《IT狂人》《权力的游戏》等全集,用户可以体验一站式追剧,有效锁定海外剧领域的核心受众。

二是流行IP。如围绕《孤独的美食家》《东京大饭店》《深夜食堂》等打造美食厂牌,通过平台互动、艺人联动、UP主二创等站内外资源构建强大的协同效应。

三是电影及衍生剧IP。围绕《蝙蝠侠》三部曲、漫威超级英雄等电影,上线《哥谭镇》《猎鹰与冬兵》《月光骑士》等衍生剧,激活热门IP存量用户的观看热情,提升核心粉丝群体的忠诚度,构建更具增长潜力的内容矩阵。

其次,B站在日剧领域开辟了一条差异化路径,形成了从购买版权、联合出品到社区化运营的全链路布局,建立起多层次、精细化的日剧运营体系。这使得B站日剧库在数量、深度与独特性上均形成显著竞争力。例如,其引进的热剧《非自然死亡》播放量达1.8亿,《重启人生》播放量超5300万,掀起现象级讨论热潮。

其日剧的播出方式也呈现出高度的灵活性与战略性。B站参与出品的一些剧集早于日本本土播出,如《烘焙恋人》,是为模式一;B站与日本本土同步播出,如《银座黑猫物语》,此为模式二;在日本本土更新完成后,B站才上线播出,如《住宅区的两人》,其为模式三。三种模式共同构建了B站多层次、精细化的日剧运营体系。

再次,B站构建了高度活跃的社区生态,形成了用户、平台、创作者的三角飞轮效应。弹幕互动为用户创造了实时情感共鸣与思想碰撞的沉浸式体验,将观看行为转化成具有陪伴感的集体活动;站内优质海外剧长视频内容激发了UP主内容(PUGV)的产出,通过剪辑、解读、混剪等进行内容再生产,丰富社区内容,持续为原作注入热度与生命力;圈层文化的形成,使不同爱好的群体找到归属感,强化了用户的身份认同和粘性。

B站凭借社区化运营与垂类深耕,成功激活了海外剧圈层的运营范式。而电视大屏凭借广泛的覆盖触达力、家庭共赏的沉浸式观看场景,以及主流平台赋予的权威公信力,构筑起自身核心优势。倘若电视大屏既充分发挥固有优势,又从流媒体平台——特别是在海外剧运营上颇具心得的B站,汲取有效经验,将能更高效地焕活海外剧市场。

一,精品化、系列化选片。

着力打造“播出即是精品”的观众心智,从海量内容中筛选具有口碑及破圈潜质的海外剧集,降低观众的选择成本。

海外经典老剧为大屏增添温度与厚度,流行热剧为大屏增添广度和声量,二者将构建层次多样、受众多元的内容生态,在保障稳定的收视基本盘和观众忠实度的基础上,增加话题性与社交互动性,为电视大屏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设立主题剧场,垂类深耕。

依托主题化海外剧场稳定的排播,卫视平台可以强化内容品牌辨识度,培养观众周期性收视习惯,形成稳定的受众预期;

同时,能够有助于培养家庭式观剧习惯,将观看行为从随机转变为规律性选择,以确定性排播提供家庭共享仪式,创造不同代际间的共同话题与稳定的陪伴场景;

此外,可以提升播出效率和资源复用效率,打破单部剧独立宣传的分散模式,实现“打包推广”,并通过类型聚合精准触达垂直观众群体,从而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声量和关注度。

三,探索跨屏互动模式。

大屏可以引入轻量互动机制,突破传统的单向传播,形成以手机端为纽带、增强观众参与感的整合性策略。如扫码互动,通过二维码跳转,进行角色人气榜投票、剧情走向投票、领取剧集数字纪念品等;跨屏社交联动,播出时在社交平台同步进行话题讨论,引导观众边看边聊,形成即时热度;多屏协作,利用手机端充当第二屏幕,进行实时弹幕评论,提供剧情及角色背景资料等。

探索大小屏联动,大屏的大众观看属性叠加小屏的社交互动属性,增强对增量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吸引力,完成海外剧从“大屏播出”到“价值共鸣”的迭代。

【声明:本号为宣传传媒领域融合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属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来源:融媒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