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大女主不配拥有活老公?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5 12:04 1

摘要:林品如(高珊珊)驾驶着车辆,眼神坚定。她已不再是那个在洪家受尽欺负的柔弱妻子,而是归来复仇的美艳女子。此时的她不知道,这一形象将成为未来十余年国产大女主剧的标配。

林品如(高珊珊)驾驶着车辆,眼神坚定。她已不再是那个在洪家受尽欺负的柔弱妻子,而是归来复仇的美艳女子。此时的她不知道,这一形象将成为未来十余年国产大女主剧的标配。

作者|冼豆豆

编辑|晶晶

排版 | 苏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为所有爱执着的痛,为所有恨执着的伤……”《回家的诱惑》的主题曲至今仍是大女主重生归来的经典曲目,BGM一响起来,大家就知道,这女人要摆脱老公、独立觉醒、逆风翻盘了。

这部剧狗血归狗血,但人们不得不承认其江湖地位,它几乎创立了一个主妇重生的模式——女主只有在遭遇伴侣背叛或丧偶后,才能开启独立逆袭的副本。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丈夫早逝的周莹,《我的前半生》里被出轨的罗子君,再到《灼灼韶华》里同样丧偶并出走的褚韶华,这些剧集不断重复着同一套叙事,即女性觉醒必须以“丧偶”为前提(老公出轨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丧偶”)。

01

近期的《灼灼韶华》虽然口碑不佳,但热度趋势一片大好,这部剧集非常下沉。剧中的褚韶华在丧偶之后,先是与初恋情人夏初重逢,然后遇见第三位伴侣闻知秋,实现人生和事业的双重成长。

而上半年孙俪的都市剧《蛮好的人生》里,女主胡曼黎仅用前面短短几集就完成了从发现出轨到果断离婚的心理蜕变。

对比十余年前《回家的诱惑》需要十几集才开启逆袭复仇模式的漫长铺垫,当下女主逆袭爽剧的节奏显著加快。

节奏不同,但套路相同。“出轨/死老公”成了大女主剧本的标准开场。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周莹在丈夫过世后,才得以展现商业才能,最终成为地方首富。《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也是在丈夫提出离婚后,才被迫进入社会实现成长。

这种套路模式背后,隐藏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偷懒逻辑——女性在有伴侣的情况下无法实现真正的独立。很神奇,仿佛女主在有男人的情况下就只能浑浑噩噩过日子,一旦“丧偶”了就找回主体性了。

内娱大女主剧的另一个矛盾在于,女主好不容易离婚出走搞事业了,剧情又迅速安排另一个男人甚至好几个男人来扶持她托举她。

《灼灼韶华》中的褚韶华在失去第一任丈夫后,先后与夏初、闻知秋展开感情纠葛。《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在离婚后依然依赖霸总贺涵的指引和帮助。

今年的都市剧《绽放的许开心》中,单亲妈妈许开心也需要先处理好前夫留下的烂摊子,才能开启事业线,更重要的是拿下新老公。

一方面要女主和家庭切割,另一方面又让女主在搞事业的路上迅速进入新感情新家庭,名义上叫大女主,但来来回回还是男女那点事,总之就是无法脱离男人进行“大女主叙事”。

看似进步实则守旧的套路,口口声声喊着“厌男”,却始终难以摆脱对男性的依赖。这种叙事上的割裂感,导致大女主剧难以自圆其说,这才是最关键的拧巴之处。它们表面上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实则陷入新的模式化陷阱。

大女主剧中的女性形象,从被动承受转向主动掌控,本应是一种进步。但过度依赖男性作为女性觉醒的动机和助推力,使得这类剧集难以真正突破性别刻板印象。

02

现实中,女性同样面临类似的困境。

前两年,上野千鹤子秘密结婚的消息曝光后,引发广泛争议。有网友认为,作为女性主义学者的她不应该走入婚姻,这件事在国内社交平台也引发了一场“上野千鹤子结婚塌房”的小风波。

最终,上野千鹤子写了一篇文章《15个小时的新娘》公开回应,她与色川大吉登记结婚,主要是为了为友人提供临终照护。她也表示,“自己不是什么一个人生活、不婚的教祖”,也没有传播过“一人教”。

事实上,上野千鹤子早就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她心目中的女性主义,是追求自由的思想,只要自由自在地活着,怎样都可以。

内娱也有因为婚育而被网友狙击的例子。

Papi酱作为一位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创作上毫无瓶颈期,她是古早网红,一直长红不衰,事业相当成功,可谓独立女性楷模。跟老胡爱情长跑结婚生子,生育过后,她却被网友们狙击孩子怎么不随母姓,甚至被骂“婚驴”,这个侮辱性极强的厌女词汇,居然是部分所谓的“女性主义者”专门用以针对家庭主妇的。

还有去年《再见爱人》中的麦琳,遭遇镜头霸凌和全网嘲讽,幸好她足够乐观坚强,承受了种种言语攻击后涅槃重生。

《十三邀》里,许知远采访画家曾孝濂时,与其妻子张赞英有一段对话。在被问到喜欢曾老师什么,有下一辈子的话会否再跟曾老师一起过,张赞英表示:“除了喜欢他的画以外,我觉得他没有什么可吸引我的。你说我这辈子困在这个地方,我想走哪儿走不了,就困死在这个地方了。”这段对话引发轩然大波,这对相濡以沫走过一辈子的夫妻,顷刻之间被网友们否定了其婚姻中的所有感情价值和意义。

互联网语境中,大家对女性的期待似乎越来越走向极端,要成为独立女性,就必须断情绝爱、不婚不育,这才称得上完美女性主义者。

但是,感情、婚姻和事业,在女性的人生中必须成为反义词吗?

上野千鹤子认为,个体要对自己的衰老和死亡负责,但当一个人老去,不应该害怕依赖别人,因为依赖他人并不是什么糟糕的事情。这一观点对于思考女性独立与关系也具有启发意义。

03

或许是因为存在“女性主义等于不婚不育”这种二元对立观点,间接导致内娱大女主剧里丧偶和独立只能二选一,就不能又有老公又独立,两者在大女主剧里是矛盾、是悖论,只能“姐姐独美搞事业”,女人一旦沾上了爱情结婚生子就仿佛走进了命运的坟墓。

其实,女性独立与婚姻家庭并非水火不容。

完全否定家庭主妇的价值,只肯定事业女性的价值,是另一种“极权”。真正平等的社会,应该尊重每位女性的选择权,无论她是选择家庭还是事业,或是寻求二者平衡,都不应该受到指责。

大女主剧需要打破“丧偶才能逆袭”的叙事窠臼,展现女性成长的多元路径。未来的女性向剧集,可以去探索女性在不割裂关系网络的情况下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

不是不能死老公,也不是不能依靠男人,而是要自洽。就像有些观众说的,凭什么不能靠男人,很多男性的上位过程也没少靠老婆靠富婆。

对,真正的“女本位”,不是不要男人,而是在有男人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主体性。男人可以是生活中的伴侣、事业上的合伙人甚至助力器,可以是锦上添花,也可以雪中送炭,关键是,有他无他,都不该影响她的精神独立和自我意识。

允许女性既拥有爱情又拥有事业,既选择婚姻又不丧失自我,才是更为进步的女性叙事。

上野千鹤子在纪录片《最后一课》里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女性主义,就是追求一个能让弱者得到尊重的社会。”

这一理念也应适用于我们对女性和女性剧集的期待,不再苛求每位女性都必须绝情断爱才能证明独立,也不再对世俗标准里的弱势群体进行价值审判。如果说,女性是一种处境,那么“爹味”也是一种处境,任何要求“女性必须这样、不能那样”的言论,即便包裹在“大女主”的表皮之下,也不过是改头换面的爹味。

真正的女性主义不是女性必须独立、必须符合成功学的期待,而是女性可以自由选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无论她想成为事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都应得到尊重。当然,她也可以不选择任何身份,只成为一个平平淡淡的人。

四味毒叔

《四味毒叔》作为影视文化行业垂直文字、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

「四味毒叔」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来源:四味毒叔官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