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追剧报告:《赴山海》高热度低口碑,白敬亭《不眠日》杀疯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4 17:09 2

摘要:九月的国产剧市场,热闹非凡。 白敬亭的《不眠日》、成毅的《赴山海》等 S+级大剧轮番上线,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一部剧的“热度”与“口碑”,往往是两回事。 话题讨论度最高的,就一定是最好看的吗? 这份新鲜出炉的“近期在追国产剧”榜单,就为我们揭示了观众最


九月的国产剧市场,热闹非凡。 白敬亭的《不眠日》、成毅的《赴山海》等 S+级大剧轮番上线,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一部剧的“热度”与“口碑”,往往是两回事。 话题讨论度最高的,就一定是最好看的吗? 这份新鲜出炉的“近期在追国产剧”榜单,就为我们揭示了观众最真实的选择,以及当下市场“热度与口碑”的有趣博弈。


市场定位 :剧荒时的“代餐”,颜值尚可,逻辑欠奉。


《以她之名》背靠着爆款短剧《对我而言危险的他》的制作班底,从一开始就备受期待。 它也确实继承了前作的优点:画面精致,服化道考究,演员颜值在线,整体拍摄质感在豪门甜宠剧中属上乘。

剧情设定也极具吸引力——千金小姐重生复仇,周旋于数个各怀鬼胎的男人之间,悬疑感和拉扯感都给得很足。 然而,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用长剧的篇幅,讲了一个短剧的故事”。

短剧之所以能火,靠的是极致的“爽”和快节奏,观众可以忽略其中的逻辑 bug,追求一时的情绪刺激。 但当《以她之名》将这个内核拉长到二十多集后,那些本可以被忽略的缺点,便被无限放大。 豪门商战线的逻辑漏洞百出,人物动机转变生硬,剧情为了反转而反转,导致中后期节奏明显拖沓。


市场定位 :实力派演员撑起的年代大剧,口碑之选。


《归队》的上榜,代表了市场对“质量正剧”的持续需求。 这部剧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狗血爱情,而是将镜头对准了抗战年代,讲述了一支小分队在失去联系后,历经生死考验,最终重新集结的故事。

其最大的看点,就是胡军、李乃文、倪大红、蒋欣等一众“老戏骨”的“神仙”演技。 他们用自己精湛的表演,将那个特殊年代下,人性的复杂与信仰的力量,刻画得入木三分。 该剧在豆瓣开分高达7.9,足以证明其过硬的品质。

虽然这类题材相对严肃,受众群体不如偶像剧广泛,导致其网络热度不算顶级,但对于追求剧本深度和表演质感的观众而言,《归队》无疑是近期的一部口碑佳作。

市场定位:节奏极快、爽点密集的“短剧风”大女主年代剧。


《灼灼韶华》堪称近期“爽剧”的典范之作。 它不像《赴山海》、《不眠日》那样拥有顶流主演,话题度相对不高,却硬是凭借其“爽感”十足的剧情,吸引了一大批忠实观众。

该剧出自《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同一位编剧之手,节奏控制得堪称完美,如同开了倍速,宅斗、商战、复仇,每一个情节都环环相扣,绝不拖泥带水。 热依扎饰演的女主角褚韶华,其人物设定的核心,就是“从不委屈自己,有仇当场就报”。

这种不憋屈、不内耗的大女主,在这个“人人反内耗”的时代,极易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它虽然在深度上不及《那年花开》,但作为一部“电子榨菜”式的下饭爽剧,它的完成度非常高。


市场定位 :情怀向改编,优缺点明显的“粉丝可看”之作。


“盗墓笔记”这个超级 IP,每一次影视化,都会引发巨大的关注与争议。 《吴邪私家笔记》作为对初代故事的又一次翻拍,其播出后的口碑,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相比于当年李易峰、杨洋那版被书粉群嘲的“魔改”,这一版在剧情还原度和制作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剧中不乏实景拍摄,场景布置和悬疑氛围的营造,都还算到位。 然而,它最大的短阙,在于选角。 新版的“瓶邪”组合,无论是在外形贴合度还是化学反应上,都未能给观众带来惊喜,远不及《终极笔记》中曾舜晞和肖宇梁那版广受好评。

对于铁杆书粉而言,这部剧或许值得一看,但对于普通观众,它可能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冒险剧。


市场定位 :一部能让所有家长“会心一笑”的家庭生活喜剧。


作为一部在第一季就斩获 7.7 高分的喜剧续集,《欢乐家长群 2》成功地保持了前作的水准。 这部剧的成功秘诀,在于其无与伦比的“ 真实感 ”。 它将镜头对准了当代中国家庭最具共鸣的话题——“家长群”。

从学校的班级群,到各种托管群、兴趣班群,剧中张嘉益饰演的父亲,那种被各种“群”信息轰炸到焦头烂额的状态,简直是所有中年父母的真实写照。 剧中的情节,都像是从我们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中取材,既让人捧腹大笑,又让人感同身受。

在众多追求“抓马”和“悬浮”的国产剧中,这样一部扎根于生活、充满烟火气的作品,能持续获得观众的喜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市场定位:题材小众但品质上乘的“口碑遗珠”,丞磊的演技高光之作。


《足迹》是一部叙事结构非常独特的年代剧,它以上海一所老洋房为载体,讲述了从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发生在这栋房子里的几段不同人生的故事。 由于这种单元剧的模式和文艺片的质感,导致其热度并不高。

然而,许多看过该剧的观众,都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堪称“宝藏”级别。 其中,由丞磊和童瑶主演的三十年代篇章,最为出彩。 丞磊饰演的,是一个与帮派有所勾结的精英律师,角色复杂,亦正亦邪。

他成功地演出了这个角色的深沉、禁欲与内心的挣扎,与童瑶饰演的留洋医生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意外地好,充满了成年人之间的极限拉扯感。 这也是丞磊近期播出的多部作品中,最受好评的一个角色。


市场定位 :顶级 IP 改编,粉丝基础雄厚,但因制作问题,口碑两极分化。


《献鱼》的上榜,充分说明了“顶级 IP”的强大号召力。 其原著小说《向师祖献上咸鱼》,凭借“佛系咸鱼打工人女主 VS 残暴疯批大魔王师祖”的清奇设定,在网文界拥有超高人气。

剧集播出后,尽管因导演水平问题,被无数原著粉吐槽“拍得不咸不淡,完全没拍出小说的精髓”,但故事本身有趣的内核,以及陈飞宇、王影璐之间尚可的 CP 感,还是吸引了大量观众追看。

尤其是陈飞宇饰演的大魔王司马焦,那种“全世界我只对你一人没辙”的反差萌,依然极具圈粉能力。 可以说,《献鱼》是一部典型的,靠着 IP 和人设的“老本”,在口碑不佳的情况下,依然维持着高热度的“意难平”之作。


市场定位 :年度最佳“催泪”黑马,一部热度与口碑完全倒挂的宝藏剧集。


《十二封信》是那种典型的,需要依靠“自来水”观众口口相传,才能被发现的宝藏剧集。 它没有任何大牌明星,也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却在豆瓣拿下了7.8的高分。 这部剧的成功,在于它将“纯爱”、“悬疑”与“跨时空”三种元素,进行了完美的融合。

故事通过12封跨越35年的信件,连接了1991年和2026年两个时空。 1991年的少年少女,在那个质朴的年代,展开了一段如野草般坚韧又温暖的爱情; 而2026年的年轻人,则为了揭开父母辈的陈年旧案,与过去的人们建立了奇妙的联系。

剧集对年代感的还原极其到位,故事娓娓道来,情感细腻真挚。 结局更是催人泪下,后劲极大。


市场定位 :继《开端》后又一现象级“时间循环”题材神作。


白敬亭的《不眠日》,是九月档期内,真正做到了“口碑”与“热度”齐飞的悬疑神作。 这部剧堪称“爽剧”的典范,它几乎摒弃了所有不必要的铺垫和“注水”情节。 第一集开篇,就是紧张刺激的银行爆炸案和主角的时间循环,单刀直入,迅速将观众拉入高概念设定中。

剧中的大场面,如爆炸、追车、打斗,都拍得极具电影感,真实而震撼。 白敬亭的表演,也再次证明了他挑选剧本的毒辣眼光和驾驭复杂角色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部剧的“烧脑”程度,比《开端》更胜一筹。 当主角发现,自己并非唯一能掌控“时间钥匙”的人时,这场猫鼠游戏瞬间升级为一场“神仙打架”的智斗博弈。


市场定位 :顶流演员加持的 S+级武侠巨制,九月话题度与讨论度的绝对王者。


将《赴山海》放在冠军宝座,是“近期在追”这个维度下,最真实的市场反映。 尽管该剧开播后,因制作粗糙、穿帮镜头等问题,口碑一路下滑,豆瓣评分也未达预期。 但无可否认的是,凭借成毅作为当下古装剧“顶流”的巨大号召力,以及武侠题材的稳定受众,《赴山海》的网络热度和讨论度,依旧是同期剧集中,断层式的第一名。

这就构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年度悖论”: 一部在口碑上不尽如人意的作品,却是最多人正在观看和讨论的作品 。 许多观众,抱着“边骂边看”的心态,为其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流量。

当然,也有粉丝认为,剧集主打“搞笑武侠”,剧情本身有趣,会渐入佳境。 但无论如何,《赴山海》的登顶,都清晰地展现了当下国产剧市场,“流量”与“口碑”有时并不完全划等号的复杂生态。

来源:娱生相濡以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