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我们看了太多的抗日神剧,诸如: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手榴弹砸飞机,如果敌人如此愚蠢,如此不堪一击,为何抗战还需要那么多年?
不知不觉,亮剑已经播出二十年了。
2005年到2025年,弹指一挥间。
为什么亮剑能火,一直火?
因为我们看了太多的抗日神剧,诸如: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手榴弹砸飞机,如果敌人如此愚蠢,如此不堪一击,为何抗战还需要那么多年?
《亮剑》,虽然有一定的艺术加工,但总体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有血有肉,看得让人热血沸腾,欲罢不能。
(一)人物
李云龙,主角,也是灵魂人物。没有他,这部剧就没有主料。
他有个性。
被包围后,敢正面突围;为救秀芹,有一个团敢打县城;为给警卫员报仇,就是要干掉已经投降的土匪头子。
他有智慧。
打仗不蛮干,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
他有胆色。
带个警卫员,就敢在敌人腹地大闹醉仙楼;面对楚云飞的鸿门宴,绑着炸药包就去了。
他满嘴脏话。
但从来不对女士讲。
他关爱部下。
自己已经突围了,还要冒死返回救出张大彪。
他能够团结同事。
政委赵刚,一开始他看不起知识分子,后来两人惺惺相惜,过命的交情。
组建晋西北铁三角,和丁团长、孔团长能够密切配合。
他能够公私分明。
与国民党的楚云飞,是好对手,有竞争有合作。
巧妙化解楚云飞的一切挑事,让对方占不到丝毫便宜。
能够让358团心甘情愿地帮帮场子,也能“合理”吞掉楚团长一个营的装备。
他也有软肋。
李云龙的软肋就是旅长,自称天皇老子的他,在旅长面前非常乖巧。
因为李云龙背中正(步枪)时,旅长当时背的就是中正本人(也叫“常凯申”),这个资历,根本比不了。
(二)剧情
剧情,也是丝丝入扣,扣人心弦。
李云龙从一个独立团团长,成长为一个主力师师长。
大小无数场战斗,有胜利,有失败。
中央突围,一炮干掉坂田联队的指挥部,“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攻打平安县城,面对城楼上自己的妻子被抓为人质,怀着巨大的悲痛,下令“开炮”。
日军偷袭赵家裕,独立团猝不及防,伤亡惨重。
日军的报复性大扫荡,骑兵连全军覆没。
那个年代,确实是敌强我弱。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
赶走了日本侵略者。
国共开战,再现淮海战役的精彩。
李云龙与楚云飞两位老对手狭路相逢,都不留手。
一个拿起了冲锋枪,就是一梭子;一个扛起了迫击炮,就是一炮轰过去。
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金门遗憾,隔岛相望。
(三)军魂
西北铁三角的论文,各有千秋。
孔捷的《战略合围与向心突击》,中规中矩;丁伟的《论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让人脑洞大开;李云龙的《亮剑精神》,才让人精神振奋。
想着避战,路会越走越窄。
狭路相逢勇者胜。
面对绝世高手,哪怕是个死,也要亮剑。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哪怕你们八国联军再来,我也要和你们打一打!”
(四)台词
一个剧,之所以会脍炙人口,很多都得益于台词的朗朗上口。
李云龙经典台词
“我们团要像野狼团,我们每个人都要是嗷嗷叫的野狼!吃鬼子的肉,还嚼碎鬼子的骨头。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咱独立团啥时候吃肉,啥时候改善伙食啊?那就是碰到小鬼子的时候!”(对战士)
“都说鬼子拼刺刀有两下子,老子就不信这个邪,都是两个肩膀抗一个脑袋,鬼子他是人养的,肉长的,大刀进去也要穿过窟窿。就算是见了阎王爷,老子也能薅它几根胡子下来。”(对战士)
“没有助攻,全他娘的主攻。现在我们的兵力是八比一,这种富裕仗我八辈子也没打过,这会咱们敞开了当回地主。三营长,你嘴别裂得跟荷花式的,助攻改主攻,我一不给添人,二不给添枪,一字之变,要给我变出杀气来,要打出个精神头来。”(对干部)
“我要死也要死得像个爷们,我不能这样窝窝囊囊的死了,要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对和尚)
楚云飞经典台词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我堂堂中国空无人!”(对日军)
“军人,要有骨气!我楚云飞最恨的就是当俘虏的。”(对被俘后归队的下属)
“最主要的是,军人要有精神。一息尚存,战斗不息。只要有了这种精神,哼,日本人想奴役中国,他门儿也没有!”(对全团官兵)
丁伟经典台词
“靠请示打仗,你哪道菜也别想赶上!”(对团参谋)
“与其坐失良机,不如果断出击!我不管这股敌人是否为平安增兵,他就是去拜寿,你也不能让他得逞!”(对团参谋)
张大彪经典台词
“说到白刃战,拼刺刀,我们是小鬼子的祖宗。如今小鬼子不敬祖宗还行?”(对战士、李云龙)
孙德胜经典台词
“骑兵连,进攻!”(对日本鬼子、对战士)
写在最后
拍亮剑的时候,李幼斌老师已经40多岁,腿脚不是很利索了。
大西北拍戏,零下几十度,风沙漫天。
预算少的可怜,条件非常艰苦。
逆境之下,反而能够绽放生命的火花。
许多小朋友看了亮剑,长大后投身于国防事业。
这一点,作者没有想到,李幼斌老师也没有想到。
唯一遗憾的是,都2025年了,李云龙扣下的那一个营的装备,至今都没有还给楚云飞。
来源:梦回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