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电影《731》全球上映,截至9月23日20时,影片票房破13亿元。23日下午,于7月底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票房破30亿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多部以抗战为主题的影视作品陆续推出,不仅引发大众观影、观剧热,也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欣宇 王志伟 王品芝
实习生 邵钰倩
9月18日,电影《731》全球上映,截至9月23日20时,影片票房破13亿元。23日下午,于7月底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票房破30亿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多部以抗战为主题的影视作品陆续推出,不仅引发大众观影、观剧热,也成为不少人重温抗战历史的重要方式。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矩阵进行的一项有10306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在今年推出的抗战主题影视剧中,《南京照相馆》(80.0%)和《731》(79.0%)是受访者表示必看的两部。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宣扬仇恨,独立自强才能守护和平”
9月18日,电影《731》上映首日,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六条社区组织党员观看了于9点18分放映的首场电影。走出电影院,80后张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日军对普通百姓毫无人性的折磨让她感到无比愤怒,“中国的近代史非常沉重,充满了血与泪。如今的我们要勿忘历史、勿忘国耻、发愤图强。”
“勿忘历史,不是传递仇恨,而是要让年轻党员知道,我们现在的好日子离不开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六条社区党委书记高春生说。
90后王磊在南京学习工作了十几年,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情感,电影《南京照相馆》一上映,他就去看了。王磊说,让他感触最深的是电影对“真相”二字的诠释。电影中,日军为赢得国际舆论支持,“摆拍”了许多亲民友善的照片,但实际却在大肆洗劫、屠杀普通民众,最终那些残忍的照片也成为日军暴行的铁证。“历史真相不容抹黑,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宣扬仇恨,而是时刻提醒我们‘落后就会挨打’,独立自强才能守护和平。”
“现在提到‘马路大’(日语中意为圆木,引申意为试验品,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对被迫接受人体实验的受害者侮辱性称呼——记者注)这个词,我满脑子都是噩梦。”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38岁的佟磊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和《731》。在他看来,前者更像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而后者所展现的内容让人更加不堪回首。作为一名哈尔滨人,佟磊小时候每年都会去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那里面展示的日军罪证,远比电影里呈现的要残酷得多”。
今年推出的抗战主题影视剧,哪些是你必看的?调查显示,《南京照相馆》(80.0%)和《731》(79.0%)位居前两位,且获选率断崖式领先。其他还有:《东极岛》(30.7%)、《我们的河山》(20.6%)、《山河为证》(18.7%)、《归队》(18.5%)等。
最爱看的经典抗战影视剧:《亮剑》位居首位
来自北京的95后钟洪最喜欢的抗战影视剧是《亮剑》,他已完整看过很多遍了,剧中的许多情节他都记忆犹新,比如李云龙在突破重围后,仍决定返回营救战友;战士喜子为了掩护李云龙撤退,被敌寇围住仍奋力搏杀,直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这些场面都让他深受震撼。“现在网上仍有许多《亮剑》中的‘梗’在流行,这也是这部剧深受欢迎的证明。我特别喜欢这部剧的名字,不仅贴合人物敢于斗争的性格,也展现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我比较喜欢的抗战影视剧有《地道战》《地雷战》,抗战军民利用地形优势,设计各种陷阱与日军周旋,展现出抗战军民的智慧,让我印象深刻。”王磊说,小时候学校经常组织观看红色影片,像《闪闪的红星》《狼牙山五壮士》等影片都是那时看的,当看到狼牙山五壮士为了不被日军俘虏,不泄露我方作战机密而英勇跳崖时,他第一次对“英雄”两个字有了概念。
大家喜欢的抗战经典影视剧有哪些?调查显示,《亮剑》(67.1%)位居首位,《小兵张嘎》(46.7%)、《伪装者》(45.3%)、《铁道游击队》(44.6%)和《地道战》(42.8%)分列第二至第五位。其他还有:《狼牙山五壮士》(36.0%)、《我的团长我的团》(34.6%)、《地雷战》(29.5%)、《血战台儿庄》(29.5%)、《我的兄弟叫顺溜》(29.2%)、《平原游击队》(20.7%)等。
80后常慧空闲时会在社交平台上看介绍抗战史实的短视频,以前热播的《战长沙》《红色》等抗战剧她都看过。“很多优秀作品描绘出那个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人生历程,让我不由得代入其中,更深刻地感受到那场侵略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常慧觉得,现在很多抗战片拍得越来越好,在观看过程中,观众自然而然地了解到很多抗战历史,更深切地感受到革命英雄的伟大。
超八成受访者对抗战历史的了解来自教科书
北京一所高校历史学系的学生张宇,今年年初去延安参观了许多红色景点,这趟旅程让他了解了许多抗战英烈事迹,进一步增强了对抗战历史的认知。最近,张宇还重读了一些抗战英烈的日记,深入体会那个时代的优秀青年如何在民族存亡之际做出个人抉择。“许多先辈在抗战中投身民族救亡事业,我非常敬佩他们。”
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26岁青年王天意最早是从历史书中了解到抗日战争历史的,稍大一点后,他每年都会去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更直观地了解那段让人心痛、不堪回首的历史。
除了影视剧,你对抗日战争历史的了解主要来自哪里?调查显示,82.7%的受访者是通过教科书了解的,然后是抗战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74.7%),纪录片(73.0%),重要纪念日和纪念日活动(69.9%),主流媒体报道(56.3%)等,还有近四成(39.8%)的受访者是通过周围长辈了解的。
“希望有更多的抗战影视作品,能更全面真实地展现抗战历史,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抗战历程,从中汲取力量。”张宇说。
看着如今的南京建设得越来越好,王磊不由得想到网友看完《南京照相馆》的评论,“走出电影院发现,放眼望去,皆是彩蛋”。
该调查从9月18日开始,9月22日12时截止,受访者平均年龄25.7岁。男性占45.8%,女性占54.2%。#读数
来源: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