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何以称“竖店”?一组数据解锁发展密码→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3 20:33 1

摘要:9月23日,2025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据会上公布的信息,河南省微短剧企业近1200家,从业人员超5万人。河南形成了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已经成为全国微短剧产业发展高地。其中,郑州微短剧企业达800多家,今年前8个月市场规模达38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9月23日,2025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据会上公布的信息,河南省微短剧企业近1200家,从业人员超5万人。河南形成了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已经成为全国微短剧产业发展高地。其中,郑州微短剧企业达800多家,今年前8个月市场规模达38.5亿元。

每天约80个剧组在郑州拍短剧

近年来,全国微短剧市场持续火热,郑州以领先的制作能力被称为相对于横店的“竖店”。大河财立方记者此前采访发现,微短剧制作人才和资金接连涌入郑州,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在2025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郑州市市长庄建球在作郑州微短剧行业推介时披露了一组数据:

当前,郑州市微短剧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微短剧企业达800多家,较去年增长35.4%;从业人员3.8万人,增长26.6%;今年前8个月市场规模达38.5亿元,同比增长35.7%,其中8月已经达到6.72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315部作品登上全国短剧热力榜,较去年同期增长27%。微短剧产业综合排名稳居全国前三。

同时,郑州拥有金水区大志影视基地、新郑市木马影视基地、鼎革中牟影视基地等15家影视基地,取景面积超16万平方米。近年来,郑州市引进了32家微短剧相关企业,包括七猫文化、华策影视等行业龙头。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每天80个左右剧组在郑拍摄,每年4800个剧组活跃创作,带动实现从硬件建设、软件保障到产业升级全链条发展。”庄建球说。

在政策保障方面,2024年,郑州出台微短剧扶持政策,提出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微短剧创作之都”。今年,郑州又推出《郑州市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工作实施方案》,登封、上街、二七等联动出台配套政策。郑州还将设立1亿元微短剧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优质项目。

在人才引育方面,郑州将优秀制片、编剧、导演等优秀人才纳入“郑聚英才计划”支持范围,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6个实训基地,其中郑州师范学院、郑州工程学院成立“微短剧产业学院”并开始招生。

河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新博说,目前,河南省微短剧企业近1200家,涌现出了郑州天桥、日新阅益等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制作机构,创建了一批录制平台,从业人员超5万人,形成了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河南已经成为全国微短剧产业发展高地。

从大众化到精品化

会上,多位业内人士分享了对微短剧行业的研究和建议,“精品化”是关键词之一。

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三秋说,郑州乃至河南省近年来微短剧创作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国内微短剧的产能高地。今年5月底,抖音集团成立了短剧版权中心,整合抖音的流量优势与红果短剧的免费特点,激励微短剧题材创新。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认为,当前,微短剧行业在努力践行精品化,短剧内容的迭代升级是一种必然。“微短剧产业规模的增长让一大批从业者将其作为愿意终身从事的事业,他们在创作上有自我表达诉求和对视听语言的追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内容的迭代升级。”

“新的文艺形态总是需要经历由粗放发展到逐渐规范化、体系化的过程,微短剧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坚守长期主义。”中广联演员委员会副会长、国家一级演员许文广说。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说,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文化底蕴深厚、资源富集,发展微短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郑州凭借历史文化深厚、网络文学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便利、取景拍摄条件优越、影视人才资源聚集等多种优势,率先出圈。

“当前,微短剧行业已从追求流量变现的粗放增长,迈入价值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杨铮说,内容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微短剧虽短,但是不能浅更不能俗。微短剧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精品化引领、大众化发展路径,还要坚持国际化视野。

责编: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来源:大河财立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