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宫十年复仇路,一碗酸梅汤背后,隐藏着端妃与太后联手针对华妃的精密算计。后宫里,端妃齐月宾那碗每年盛夏分发给六宫的酸梅汤,从来不只是消暑饮品。 那是她熬了十年,得到太后默许的“复仇配方”
深宫十年复仇路,一碗酸梅汤背后,隐藏着端妃与太后联手针对华妃的精密算计。后宫里,端妃齐月宾那碗每年盛夏分发给六宫的酸梅汤,从来不只是消暑饮品。 那是她熬了十年,得到太后默许的“复仇配方”
这碗汤的目标,直指华妃年世兰。 端妃曾是将门之女,明媚飒爽,是与宜修、纯元一同在王府侍奉的旧人。 她的人生轨迹,在一次惨痛经历后彻底改变。 华妃年世兰曾命人将她强行按在地上,灌下了一碗滚烫的红花汤。
这碗汤药不仅让她失去了腹中的孩子,也彻底摧毁了她作为母亲的可能,身体彻底垮掉,终日与药罐为伴。 而华妃却凭借兄长年羹尧的赫赫战功,享协理六宫之权,恩宠一时无两。 翊坤宫的烈火烹油,日日映衬着延庆殿的死寂与药气
端妃没有直接报复
她深知在华妃家族权势鼎盛之时,任何直接的报复都难以奏效,甚至可能反噬自身。 她想要的是让华妃自己毁掉自己。 如何让皇帝从迷恋到厌弃华妃的“真性情”? 如何让她引以为傲的美貌加速凋零 如何让她易燃的性子彻底失控? 端妃在病榻上不断思索着这些问题。
端妃意识到,这是为华妃量身定制的最完美的慢性毒药。 有了药方还不够。 端妃需要一把保护伞,一个能让她在危机四伏的后宫安然熬制这碗“复仇之汤”的强大庇护。 她的目光投向了寿康宫,太后乌雅氏的居所。
太后作为后宫真正的“掌舵人”,对华妃的骄纵和年羹尧功高震主的隐患心知肚明。 她需要一把锋利而隐蔽的刀,在适当时机割掉这个毒瘤
端妃看准了太后的心思
在寿康宫暖意融融的佛堂里,端妃没有哭诉自己的冤屈,而是借一杯“安神茶”,向太后暗示了“赤焰草”的存在及其特性。 她表明自己愿意成为太后手中那把锋利、耐心且不惧染血的刀。
太后没有直接回答关于“赤焰草”的问题,而是看似不经意地问起:“哀家听说,你宫里的酸梅汤,做得极好? ”这句问话,实则是太后对端妃计划的默许。
太后随后说道:“延庆殿僻静,正适合你这身子静养。 这东西,是得用文火,慢慢地熬,才出味,也才...安全。 ”“安全”二字说得极轻,却如泰山般稳当地落进了端
为确保这份“默许”绝对可靠,她们甚至建立了一条隐秘的联络渠道。 每月,寿康宫的一位老尼以“送新抄佛经”为名到延庆殿,佛经中夹着特殊的菩提叶,叶脉传递着太后的信息。 端妃则通过院中兰花的不同摆放位置来回应。 这是一场只有她们能看懂的无声对话。
获取“赤焰草”是一大难题,此物已在中原绝迹,仅在南疆与大理交界处的火山深山中偶有发现。 端妃动用了家族最后一条由父亲旧部掌控的边境商路,每年只为她运送一样东西:用油纸严实包裹的风干赤焰草。 为了这条生命线,她几乎耗尽所有私产。
有一次商队遭遇山匪,为保住那批“货物”,领队的家将付出了三条人命的代价。 端妃得知后,一夜未眠,第二天便将加倍的抚恤金送到了逝者亲人手中。 她的心,已坚硬如铁。
剂量是关键
端妃像严谨又疯狂的炼丹师,反复试验赤焰草与乌梅、山楂、甘草、冰糖的比例。 她用宫中捉来的野猫做实验,最终确定了一钱赤焰草粉配十斤上好乌梅的完美方子。
这样熬出的酸梅汤味道与寻常无异,微量“燥气”被完美包裹在酸甜中,最灵敏的银针也测不出毒性。 第二年盛夏,京城酷热,华妃命内务府每日送大量冰块去翊坤宫,引得六宫怨声载道。
端妃适时地将自己“亲手熬制”的、用深井冰镇的酸梅汤送了一大桶到内务府,言明是“聊表心意”,为六宫姐妹消暑解渴。 与华妃的骄纵跋扈对比,端妃“顾全大局”的善举获得了宫中上下称赞,连皇帝都派苏培盛送来赏赐,嘉许她的贤德。
华妃素来喜好奢华与独特享受,听说这酸梅汤是端妃的“秘方”,味道极好,又见人人都夸,连皇帝都赞许,便也每日讨要数碗。 她甚至轻蔑地笑道:“这病秧子,总算做成功了一件事情,也算没白在宫里占个地方。
自此,“延庆殿的酸梅汤”成了每年夏天紫禁城里的独特“恩赐”。 端妃每年在热的两个月里,定时定量地将这碗“复仇之汤”送往六宫每个角落。 当然,她和延庆殿的宫人是绝对不喝的。
他们另备了一种用金银花和薄荷叶泡制的“清心茶”那就是“燥气简单的解药。 端妃的计划并非一帆风顺。 华妃的身边有一个极危险的人物,从年家带来的家生太医蒋文海。 此人医术高明,尤其擅长调理滋补和奇珍草药,对华妃忠心耿耿。
来源:睡醒想见你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