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晓龙的新《红楼梦》还没开机,网上已经吵成一锅粥,谁演林黛玉成了全民投票,谁演王熙凤成了流量博弈,没人关心曹雪芹怎么写,只关心谁粉丝多。
郑晓龙的新《红楼梦》还没开机,网上已经吵成一锅粥,谁演林黛玉成了全民投票,谁演王熙凤成了流量博弈,没人关心曹雪芹怎么写,只关心谁粉丝多。
这不是选角,这是选秀。
选秀的标准不是像不像,而是红不红。
宋祖儿粉丝说她眼睛会哭,杨紫粉丝说她哭戏炸裂,陈都灵粉丝说她长得像画里走出来的。
可没人说她们能不能演出林黛玉的“步步小心,时时在意”,没人说她们能不能把“葬花”演得不矫情。
林黛玉不是会哭就行,她是哭也要哭得有分寸,哭得有文化,哭得有骨头。
现在的演员连《红楼梦》原著都没读完,就要演林黛玉,这不是演戏,这是演粉丝幻想。
贾宝玉更离谱。
檀健次35岁,演13岁的宝玉,粉丝说“可以化妆”。
丁禹兮演过古装偶像剧,粉丝说“有少年感”。
陈哲远演过王爷,粉丝说“有贵气”。
可贾宝玉不是少年感,也不是贵气,他是“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无故寻愁觅恨”,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这些词,现在的演员连读都读不顺,怎么演?
他们演的是“古装男主”,不是贾宝玉。
王熙凤的选角更直接成了“谁演过狠角色”。
蒋欣演过华妃,粉丝说“可以复制”。
赵丽颖演过明兰,粉丝说“有气场”。
孙俪演过甄嬛,粉丝说“演技稳”。
可王熙凤不是狠,她是“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她是“机关算尽太聪明”。
这些层次,不是靠瞪眼、冷笑、摔杯子就能演出来的。
华妃是宠妃,王熙凤是管家,一个是情绪外露,一个是心思深沉,根本不是一回事。
粉丝不管,粉丝只要“像”,不要“是”。
更荒唐的是年龄。
原著里林黛玉进贾府12岁,贾宝玉13岁,薛宝钗15岁,王熙凤20岁。
现在传出来的演员,最小的宋祖儿26岁,最大的孙俪42岁。
粉丝说“可以演少女”,可观众不是瞎子。
87版《红楼梦》选角花了三年,演员培训了一年,琴棋书画全学,现在三个月就开机,演员连“金陵十二钗”都背不全。
这不是拍戏,这是赶工。
赶工的结果就是2010年李少红版,铜钱头、滤镜、黛玉胖成球,豆瓣4分,被骂了十四年。
现在又要再来一次,观众怕了。
郑晓龙不是没能力,他拍过《甄嬛传》,拍过《红高粱》,他知道怎么拍女人,怎么拍权力,怎么拍悲剧。
可《红楼梦》不是宫斗,不是权谋,不是谁哭得多谁赢。
它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些句子,不是靠流量能演出来的,是靠演员用命去理解的。
现在的演员连“葬花”是什么意思都要百度,怎么演?
流潋紫写《如懿传》就被骂“宫斗上瘾”,现在让她写《红楼梦》,观众怕她给林黛玉加眼线,怕她让元春宫斗,怕她让宝钗堕胎。
不是不信她,是她之前的作品太“宫斗”,太“爽剧”,太“女人打架”。
《红楼梦》不是爽剧,它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是“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些,不是靠“爽”能写出来的,是靠“疼”。
观众不是不想看新版《红楼梦》,是怕再看一次“四不像”。
怕演员不像,剧本不像,气质不像,连哭都不像。
87版之所以9.7分,不是演员多红,是演员像。
陈晓旭不是最漂亮的林黛玉,但她是最像的。
她现在死了,观众还记着她。
现在的演员,演完一年就换人设,谁还记得?
所以,这不是选角,这是选命。
选谁的命能接住曹雪芹的笔,选谁的命能演出“葬花”的疼,选谁的命能让观众十年后还记着她。
你确定,现在的流量花,真的准备好了吗?
来源:奇幻孔雀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