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部剧还没播出,广告就铺满了全国60座城市;预约量破千万,云包场打破纪录;高铁专列、地铁灯箱、商圈等地方,几乎把能上的宣传渠道全用上了。而《赴山海》开播前被视为“爆款预定”,站内热度上线不到1小时就突破26000,是2025年腾讯视频最快破纪录的剧集。
一部剧还没播出,广告就铺满了全国60座城市;预约量破千万,云包场打破纪录;高铁专列、地铁灯箱、商圈等地方,几乎把能上的宣传渠道全用上了。而《赴山海》开播前被视为“爆款预定”,站内热度上线不到1小时就突破26000,是2025年腾讯视频最快破纪录的剧集。
但剧情刚播放几集,观众的热情就开始下降了,豆瓣评分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1星、2星评价迅速上升。开播第6天,腾讯视频单集广告数量从7个降至1个。而作为出品方之一的欢瑞世纪,股价也从9月12日的6.88元跌到了9月19日的5.77元,市值蒸发超过11亿元。
这场从高调开播到舆论反噬的过程,成了近年来国产剧中最典型的一次“公式失效”。投资传言高达3亿元(也有媒体称为6000万元,但无权威公布),最终也没能在剧集质量上获得观众认可。从画面、剧情、表演到后期、妆造,几乎每一环都有问题出现。
这部剧改编自温瑞安的小说《神州奇侠》,剧本进行了现代穿越设定,讲述的是现代人肖明明穿越成武侠世界中的少年萧秋水。
幕后团队看起来也不弱。导演任海涛、林峰曾参与《莲花楼》《沉香如屑》等项目;编剧刘芳曾凭《莲花楼》获得白玉兰奖提名。但这些履历没能保证成片质量。
观众最先吐槽的是画面问题。背景抠图感强烈,有人质疑“这是真实拍摄还是绿幕贴图?”剧中有一幕成毅骑马飞跃悬崖,被网友调侃为“2025版水下骑马”,整段特效被形容为“2015年的水平”。
紧接着是台词问题。成毅饰演的肖明明因为“怕穿帮”,在剧中台词声音压得很低,观众普遍反映听不清楚。成毅在直播中做了解释,但不少人并不买账,甚至有网友将他的片段剪辑成“听力测试”视频。
他的前经纪人梁婷也下场回应。她表示,成毅确实有L/N发音问题,但过去拍《青云志》时,她专门请了台词老师跟组,没有出现过台词模糊。
她质疑这次的问题是,《赴山海》让成毅一人分饰三角,占据80%戏份,但剧组没给演员充足时间准备,也没有足够的素材供剪辑挑选。
而制作仓促带来的问题不只是台词。剧中还出现了穿帮镜头,比如成毅穿着汉服,脚上却是现代洞洞鞋;还有剧本标注没剪掉。这些细节引发了观众对整个制作流程的质疑。
从资金流向来看,也能发现问题。业内估算,演员片酬可能接近1亿元,宣发费用约8000万元,剩下部分用于导演、编剧、动作指导、美术、服化道和后期特效。
按S+剧标准来说,这个结构意味着真正投入到内容质量上的钱并不多。虽然剧方表示大量使用实景拍摄,但观众反馈“实景也拍出了抠图感”。
观众指出,很多打斗戏并不是演员完成,而是通过特技演员穿绿色衣服托举完成。这种处理方式在视觉上少了冲击力,也削弱了武侠剧该有的真实感。
剧集质量的下滑,直接导致平台收益受损。腾讯广告投放数量骤减,品牌方逐渐撤离。而爱奇艺虽然广告数量略高,但趋势同样下滑。对比2023年的《莲花楼》,《赴山海》在后期的商务表现明显不如前者。
而制作方烨华影视所受影响也不小。该公司是欢瑞世纪控股子公司,由钟君艳担任总制片人。欢瑞在2025年6月将烨华11%的股权转让给东阳连瑞影视,业内认为这可能是“内部转让”,可能在分散风险。
根据欢瑞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烨华影视2023年亏损786.35万元。《赴山海》的失利,不仅没能挽回其经营亏损,反而在口碑与资本市场上进一步受挫。
观众的评论也相当直接:“《莲花楼》是多边形战士,《赴山海》是全方位短板。”还有人说,“感觉就只有周深在用力唱歌,其他环节都在划水。”
这也让行业再次看清一个事实:流量不能代替内容,豪华包装掩盖不了剧集本身的问题。观众不再为公式买单。所谓“顶流+大IP+高投资”,如果没有真正的质量支撑,最后只会反噬平台、损伤主演、拖累制作公司。
这部剧的“高开低走”,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提醒:观众的信任,不是靠预算砸出来的。
来源:老徐述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