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赴山海》当年可是被不少人盼着快拍快播的存在,热度这么高也是因为有成毅这个主演再加上《莲花楼》的加成。
文|人参
最近《赴山海》开播之后口碑直线下滑,播到后续几乎半部剧都插到了差评泥潭里。
网友们该吐槽还是吐槽,但是王鹤棣就因为这个事儿因祸得福,就连口碑都回升了不少。
明明成毅和他一点关联都没有,王鹤棣也没参演过《赴山海》,怎么被人说是得救了呢?
《赴山海》当年可是被不少人盼着快拍快播的存在,热度这么高也是因为有成毅这个主演再加上《莲花楼》的加成。
尤其是在前期筹备的过程,就有60多家品牌方纷纷找上门来,决定投款,但谁能想到,真正往外播的时候的确火了,但是火的一点都不体面。
先从剧集质量上来看,《赴山海》的制作粗糙到伤人眼睛,里边穿帮镜头一找一个准,就差直接把这部剧爆改成了大家一起来找茬。
成毅饰演的男主角不仅被拍到穿厚底洞洞鞋出镜,更是手里拿着的剧本都被拍的一清二楚,上面还有蓝色荧光笔画的重点。
抠图特效就更不用说了,目前为止,这部剧应该是继当年《抠图不自赏》之后的另一抠图力作。
尤其是成毅跟胡可面对面吃饭时,背后的瀑布,这已经不是一眼假的问题了,完全就是在挑战观众的底线。
不少网友拎着放大镜几乎一帧一帧的去找当初对外宣称的三个亿投资到底花哪去了?
结果除了草台班子以外什么都没找到,至于之前《赴山海》对外宣称的传输系统等流行设定本来是想要吸引年轻观众的。
但是年轻观众的确吸引过来了,可是这些轻喜剧的元素把整个剧情弄得一点观感都没有,尤其是男主的成长线更是被刻画得乱七八糟。
成毅的演技也没跟上,先不说他这个年纪出演少年能不能对得上角色外形,光是外貌管理就没做好。
整个人看着胖了不少,表演上台词也大不如在《莲花楼》里的表现。
光是梦到父母被害的时候,一句轻飘飘的不要,让不少观众幻视斗地主抢地主的同时,也在怀疑成毅是否不敬业。
想当初张若昀接《庆余年》的时候,找到导演努力认真的争取,开播之后不仅把范闲的谨慎的聪慧,演的入木三分,就连面对复杂的朝堂局势斗争都能拿捏的特别准确。
第二季的时候,张若昀为了观感更好,甚至还特地减了肥,硬是把这部剧的可看性往上提了一个层次。
更别提他的《雪中悍刀行》了,不管是从玩世不恭的世子到心怀天下的北凉王的过渡,还是和老黄的师徒情都又自然又流畅,让人看了就想追第二季。
但是成毅这一次在剧情过渡上很明显做的不足,最重要的是成毅的粉丝在维护偶像这件事儿上做的有些太偏激了。
演员演戏的服务对象就是观众,如果真的什么地方没做好,或者没让观众满意,那就老老实实的接受批评,然后根据观众的要求慢慢调整。
结果没想到他的一部分粉丝真是越看越吓人,不仅全网寻找差评观众恐吓,更是火上浇油,以至于大家原本只是评论演技,现在连带着对成毅的观感都不好了。
其实这么看,《赴山海》的口碑扑成这样并不是偶然,筹备周期不到一年不说,穿帮镜头一堆,外景虚假,整部剧一点高级感都没有。
再加上主角穿越第一天就直接和萧家建立深厚的亲情,一点过度都没有,后续拼死救萧家的行为,也更是没法子让观众共情。
《赴山海》拉胯成这个样子,成毅演技也滑坡了不少,反而让王鹤棣的口碑慢慢回来了。
当年《大奉打更人》刚开播那阵,王鹤棣的口碑可不怎么样。
先是口音跳戏的问题,大家虽然知道他是川渝艺人,但是不理解为什么演戏的时候也要把川渝口音拿出来,而不愿意好好的去练练普通话。
还有就是表演看着又油又浮夸,总给人硬要去装帅的感觉,那会就连粉丝都不敢夸他演技有多好。
其实这次《赴山海》事件出来之后,王鹤棣和《大奉打更人》也没有突然变得有多好,主要是前者太糊弄了。
先不说成毅演少年看着挺违和,就连最基本的情绪都没有表达出来层次,剧本,剧情,场景,特效,没有一个不拖后腿的。
王鹤棣这边至少知道提前进组,专门去练打戏,后来演技也能看出来有进步,剧组也没胆子去弄棚拍糊弄,播出来之后实景特别多,特效也不算差。
这些本来不算特别突出的点,但是和差的相比,瞬间就变成了优点。
其实王鹤棣这次口碑回暖,主要还是因为观众的心态变了,不是王鹤棣本人突然变得优秀了。
而是《赴山海》的糊弄让大家受不了,现在观众看剧越来越讨厌的就是不用心硬赚钱的作品。
哪怕你有缺点,只要观众能看出来,演员和剧组都在努力,都在认真的去做,大家自然而然也愿意给一个包容的机会。
之前大家看《大奉打更人》的时候挑的都是毛病,但这一次的《赴山海》倒是阴差阳错的让不少人知道了王鹤棣至少没敷衍。
他们把愿意好好做的态度摆出来了,那就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王鹤棣这一次阴差阳错的被救了,说实话,还是观众厌弃了影视圈的不负责,大家不是看不到王鹤棣的缺点,而是反感一些连基本用心都做不到的作品。
当年的《太子妃升职记》整个剧组穷的可怕,所有的衣服,首饰都是淘宝买的不说,就连里面的男女主演都共用一根口红。
女主角张天爱在演戏的同时还兼任化妆师,每天到了剧组就兢兢业业的给自己化妆,换完之后还不忘记给剧里的其他演员也帮着带上几笔。
当年那个剧组就连鼓风机都是导演自掏腰包买的,播出之后,观众不是照样看的劲劲的?
拍戏也是一样,你把观众放在心里,你爱你自己的作品,观众自然会高高的把你举起来,帮你创造更多资源,让你能拍出更好的作品。
来源:筷子旅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