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看懂明兰给皇后出谋划策,才明白明兰对张大娘子的算计多狠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5 20:17 1

摘要:台子都已经搭好,戏也唱到这份儿上了。说到底,爹娘把我养这么大,总不能眼睁睁让我憋在这儿、啥事也不敢做吧?拼一回,闯出去,也许能换个活法,那有什么不敢的呢?人到绝路,就该撕开点缝。

台子都已经搭好,戏也唱到这份儿上了。说到底,爹娘把我养这么大,总不能眼睁睁让我憋在这儿、啥事也不敢做吧?拼一回,闯出去,也许能换个活法,那有什么不敢的呢?人到绝路,就该撕开点缝。

往常大家都说张大娘子是不肯和沈将军“撒手”,似乎她对这段婚姻还藏着什么情意。可你要问真话,张大娘子这回死死咬住不和离,哪是因了沈家有多好,分明是被逼得退无可退,只剩这一条出路。她自己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和明兰,也有大关系。

事儿闹到英国公府和沈家两家撕破脸,往后数,还是沈家理亏。什么和离、分家,一句话就能翻天。英国公府要是不松口,张大娘子随时能拍拍屁股走人。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明兰眼明手快,一番打点下来,把张大娘子安生生推回了沈家。就像赶鸭子上架一样,张大娘子连反抗的劲儿都没剩下了。

这里面妙得很。皇后那点“宽宥”的架势,连凤冠上的珍珠都能摘下来送给张大娘子赔罪,表面上风光无两,可仔细一琢磨,有点“割发代首”的意思——我认个错,你总得给点面子吧。局面到这一步,张大娘子要是敢顶风要和离,可就是当着满朝文武、皇后娘娘的面扇她一巴掌了。谁敢?张大娘子是被逼的,无路可走。她不是怕自己受苦,是怕父母跟着遭罪。

其实,张大娘子怨气多半是积在心口,为啥偏偏是明兰动手?女人之间的那些弯弯绕绕,外人看着不明白:明兰是张大娘子的朋友,还愿意给她出主意,怎么最后却把她逼到绝地呢?

说到这儿,其实明兰也不是个冷心冷肺的。她自己心里明净,知道张大娘子尽管嘴上狠厉,但其实心还系着沈家那段婚事。不是爱,而是舍不得那份从小到大被教出来的体面和安稳。明兰去见皇后之前,特意去“探底”张大娘子的心意——搅了多少闲话,听听风声。

张大娘子的回答倒有点意思。她不直接说要和离,还拐了个弯,扯上她小绉氏的现状:“他天天就来,我躱着不见,连太后都比他亲。太后探望我不说,还狠狠抽了小绉氏的嘴巴,听说打得嘴都破了。可沈将军偏偏还宠着小绉氏,招了半城的郎中伺候她。”张大娘子这点心事,让明兰一下看穿了。

说白了,她不是恨沈将军,不是舍不得这男人,而是膈应小绉氏——那个女人差点置她于死地,如今还能安然无恙地得宠养着。沈将军一味偏私,叫张大娘子气得连孩子都怕保不住,心里自然冷透了。所以明兰才出这“一箭双雕”的法子,表面上是算计,背地里却是在帮她解围。

想换个活路,但你看看那摊子选项,都挂了死牌。“和离”,英国公跟官家撕破脸,这不是小姑娘私奔说散就散。特别是皇后那句老话:“主子赐婚是为拉拢老臣,如今这块棋丢了,皇家的面子往哪儿搁?”张大娘子哪敢让自家爹娘背这黑锅。反过来,真要和好,小绉氏那点祸事只怕还要闹腾,说不定连亲骨肉都保不住。左右都堵死,哪有出路?

偏偏明兰把计策递了出去,皇后低了头,太后也怕自家牌面没过皇后,于是当即下旨:沈将军打杖、停俸,关门反省;小绉氏,掌嘴五十,下贬、闭门,永不得侍奉。看着像大快人心的羞辱,其实,明兰为的不是谁输谁赢,是帮张大娘子赶走烦恼。这场局,张大娘子表面输了情面,实际上却保住了性命、孩子,也连带着全家都脱身。

闲话岔出去说一句:有时候,人在局里,烦得连靠谁帮一把都要琢磨半天。明兰其实也是被动卷进来的。太后那番对英国公府的“殷勤”,看起来像是疼爱张大娘子,其实算盘打得啪啪响。英国公府和沈家的争斗,本来就是太后求之不得的浑水。对于这些当权的人来说,一件家事就是一把推手,谁想斤斤计较子女开心?更多的是拉拢人心,越搅越乱,越有好处。

其实张大娘子和沈将军这桩亲事,哪里是他们两家的简单家事。新帝登基,汴京的老臣不买帐,党争风云起,皇后和太后就是两座山。而英国公是那个摇摆的砝码,张大娘子的婚事就夹在这公堂权衡之间。你说她能做主?根本没有余地。

旧派和新派一人挑一头,明兰是个聪明人,能看透。此时的英国公已经彻底“被动失权”,女儿嫁出去了,甚至有了孩子。想挪步都难。就算真和离了,汴京的局面反而更僵。太后不是没算计,明兰更不是没看穿。这帮人,从来不会只把目光放在个人的悲喜。

有一点不能不提:皇后也不是傻白甜。她自己搅的这锅粥,最后还是得自己端着往外倒。最难的是,皇后娘娘为什么偏偏信明兰?不是随便找个脑子清亮的女人出主意那么简单。皇后看中明兰,是因为她是“自己人”——在汴京扎根多年,有见识,有胆气,还和那些太后党老臣子各有渊源。不是选谁聪明,是选谁能动得了这盘棋。明兰之前因为赐婚的事得罪了太后,所以反倒没包袱。

明兰出面,就是给皇后加了一道保险:顾廷烨的家族、大姐四姐夫以及新帝身边的晋升机会,都有交情,权力跑道上没人敢小瞧她。皇后轻轻一招,把明兰拉来,不但帮自己收了这家仇,还顺势把已经站队的权贵都拉进新帝党。这种手腕,不见烟火,却见云烟。

但皇后一世聪明,也有糊涂处。说是“报恩”,非要沈将军纳了绉氏为妾——那不是丢张大娘子的人吗?要真想谢恩,怎么不让绉氏进宫去做妃子?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清楚:小绉氏那点心术,进宫怕不直接搅翻了后宫一锅粥。皇后明知故犯,也是护己舍人,拿外人当试药。

这场局里头,张大娘子的苦,明兰的计,皇后和太后的手腕,事到如今,谁是赢家?谁是输家?也许咱们这些看客给不出答案。生活和官场,哪一边都不叫人痛快。

有时候我在想,张大娘子如果生在市井,没这许多宫里的算计,也许能自由高歌一曲。可命就是这副样子,人在棋盘,天意横甩,谁都逃不脱。明兰帮她是帮了,算计她也算计了。皇后温柔中带点狠,太后慈爱里埋的都是利益。

故事写到这儿,人都没得选。你说张大娘子愿不愿意?谁曾问过她的心思。大家都装作不在意,可是国事、家事、女人命,哪个能撂得下?

谁都走不到自己想去的路,但偏偏还得往前走。唉,局里人都明明白白,局外人看热闹——日子还是要过,戏还是要唱,有人哭有人笑,没人真赢。

来源:月下酌酒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