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萍人生里第一次错过自救的机会,其实藏在她刚结婚后的日子里。那时,她在婆婆的暗中授意下,偷偷拿走了家里的糖盒子——或许是婆婆想借此试探褚韶华,又或许是单纯想占点小便宜,而性格懦弱的宋萍,没能拒绝婆婆的要求,只能乖乖照做。
宋萍人生里第一次错过自救的机会,其实藏在她刚结婚后的日子里。那时,她在婆婆的暗中授意下,偷偷拿走了家里的糖盒子——或许是婆婆想借此试探褚韶华,又或许是单纯想占点小便宜,而性格懦弱的宋萍,没能拒绝婆婆的要求,只能乖乖照做。
可她毕竟胆子小,做这种“偷偷摸摸”的事时慌了手脚,很快就被发现了。本以为会迎来一场争吵,没想到褚韶华不仅没有责怪她,反而体谅她夹在中间的难处,选择了原谅,之后还主动和她交好。那段时间,两人之间没有妯娌间的勾心斗角,关系其实还算不错,褚韶华也从未把她当成外人。
后来,陈家一家人一起搬到了北京,生活环境变了,家里的生意也需要更多人手。这时候,褚韶华主动提出去店铺帮忙,从整理账目到接待客人,一点点学着打理生意,不仅为家里分了忧,也让自己有了立足的能力。可宋萍却选择了另一条路——留在家里,整天陪着婆婆。其实,这正是她错过第一次自救的关键节点。
宋萍完全可以和褚韶华一样,去店铺帮忙。陈家的公公思想并不迂腐,不会像传统大家长那样,觉得“女人就该待在家里”;而且当时店铺确实缺人,就算宋萍没有褚韶华那样精明能干,没办法独当一面,至少可以打打下手——比如帮忙清点货物、打扫店铺,在旁边看着褚韶华和公公如何做生意,慢慢学习积累。这样一来,她不仅能为家里出一份力,还能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学到一技之长,就算日后有什么变故,也不至于毫无依靠。
要知道,一个人如果长期被困在家里,眼界和格局只会越来越窄,很难有什么出息。尤其是宋萍每天和婆婆待在一起,婆婆本身就是个思想狭隘、目光短浅的人,嘴里念叨的不是家长里短,就是斤斤计较的小事,宋萍长期受这种环境影响,只会变得越来越懦弱、越来越依赖别人。
可如果她当时选择出去帮忙,跟着褚韶华一起打理生意,接触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她的眼界会被打开,格局也会慢慢变大,看待问题的方式或许就会不一样,人生自然也会有更多可能。
而宋萍人生里第二次错过自救的机会,比第一次更关键,也更令人惋惜,那是在陈大顺和公公相继去世之后。陈家失去了主心骨,本就贪财无能的陈二顺,瞬间暴露了野心,想要趁机霸占家里所有的家产。
为了阻止褚韶华碍事,他甚至狠心把褚韶华关了起来,不让她接触外人,也不让她插手家里的事。有一次,宋萍趁着陈二顺不注意,偷偷去看望被关起来的褚韶华。褚韶华看到她,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让她帮忙解开身上的绳子——只要能解开绳子,她就能出去想办法,阻止陈二顺的恶行。
可面对褚韶华的求助,宋萍却退缩了。她不是不知道褚韶华是对的,也不是不清楚陈二顺的贪婪和无情,可她太害怕了——她怕自己帮了褚韶华,会被陈二顺发现,到时候陈二顺一定会对她拳打脚踢;她也怕得罪陈二顺后,自己在陈家再也没有立足之地。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沉默,眼睁睁看着褚韶华失望的眼神,转身离开了。
其实,那时候的宋萍只要稍微勇敢一点,选择站在褚韶华这边,帮她解开绳子,事情就还有转机。褚韶华向来聪明有办法,只要能摆脱束缚,她一定能找到应对陈二顺的办法。
可偏偏在最关键的时候,家里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她,就连宋萍这个曾经和她交好的妯娌,也选择了袖手旁观。最终,褚韶华只能被迫放弃,眼睁睁看着陈二顺夺走了家产。
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陈二顺“赢”了,如愿霸占了家产,可他根本不懂经营,反而变本加厉地挥霍。宋萍跟着婆婆回到了老家,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苦,连最基本的精粮都吃不上。
到最后,陈二顺彻底败光了陈家所有的家产,宋萍也落得个无依无靠的下场。可如果当初宋萍帮了褚韶华,让褚韶华“赢”了,她的日子绝对会好过得多。
要知道,褚韶华向来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她虽然恨陈二顺的贪婪和无情,却从不会迁怒到无辜的人身上——她没有因为婆婆的刁难而记恨婆婆,也没有因为宋萍曾经的懦弱而疏远她。
如果当时宋萍帮了她,褚韶华一定会记着这份情,之后也会主动帮宋萍脱离陈二顺这个“魔鬼”,至少会让她有能力过上安稳的日子,不至于落得后来被扫地出门的结局。
说起来,宋萍最后的结局,看似是被陈家人抛弃、被命运捉弄,可追根究底,还是和她自己的性格脱不了关系。她太胆怯了,面对陈二顺的凶狠,她不敢反抗;面对婆婆的控制,她不敢拒绝。
她这辈子,似乎都在跟着别人的意愿走——婆婆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陈二顺让她别管,她就不敢管。她从来没有为自己争取过什么,也从来没有勇敢过一次。所以,最后等待她的,只能是被命运随意安排,一步步走向悲惨的结局。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宋萍身上,再合适不过。她的胆怯和懦弱,像一把枷锁,捆住了她的手脚,也堵住了她所有的出路。哪怕人生给了她两次自救的机会,她也因为不敢迈出那一步,最终亲手断送了自己的未来,只能在遗憾和悔恨中,接受命运的惩罚。
来源:爱看剧的沐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