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韶华》大结局,褚韶华和穆子儒义结金兰,坑了田家40万大洋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1 22:11 2

摘要:那年的上海滩,街头巷尾都在聊一件新鲜事——从河北逃荒来的褚韶华,居然跟青帮里响当当的穆子儒拜了把子,成了义兄妹。谁能想到,这刚办完结拜酒,在上海横行了几十年的田家,就栽在了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手里,一口气拿出40万大洋才了事,家底都快被这事儿掏空了!

那年的上海滩,街头巷尾都在聊一件新鲜事——从河北逃荒来的褚韶华,居然跟青帮里响当当的穆子儒拜了把子,成了义兄妹。谁能想到,这刚办完结拜酒,在上海横行了几十年的田家,就栽在了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手里,一口气拿出40万大洋才了事,家底都快被这事儿掏空了!

要知道,那时候的40万大洋可不是小数目,能买下好几条街的铺子,可就算有这么多钱,也换不回一条枉死的人命,偏偏就把曾经风光无限的田氏家族给压垮了。褚韶华这一遭,相当于用这笔天价赔偿给全上海的有钱人敲了,韶华刚到上海的时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只能挤在纱厂里当女工。

那会儿的纱厂老板心黑得很,把女工们的工时排得满满当当,一天干十几个小时都不能歇,还有些不怀好意的男职工,总爱趁机占女工便宜。褚韶华看不惯这种事,就带头领着姐妹们罢工,硬是逼着老板让步,给大家争来了应有的体面。可也正因为她太能干、太有主见,老板看她不顺眼,找了个借口就把她开除了。

丢了纱厂的工作,褚韶华也没消沉,转头就去了百货商店卖钢笔。刚开始,店里的老员工见她是外来的,总爱挤兑她,活儿给她派最累的,好处却一点不沾。但褚韶华脑子活,很快想出个新法子——搞“关扑”卖钢笔,其实就是现在年轻人玩的盲盒早年样子,没想到这招一出来,买钢笔的人排起了长队,店里的生意都被她带得红火起来。

真正让褚韶华的人生换了轨道的,是进了闻氏大药房。她懂琢磨、会经营,把原本平平淡淡的药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可这也挡了别人的路,动了人家的“饭碗”。有一天,两个手里拿刀的汉子突然闯进药房,直奔褚韶华而去,明摆着是要取她的性命。幸亏药房里的程辉反应快,一把将褚韶华扑到一边,自己挡在了前面。褚韶华也不含糊,趁这功夫掏出手枪,打伤了杀手,这才捡回一条命。

出了这么大的命案,警察局一查,线索竟指向了青帮。可青帮的金先生说这事跟他们没关系,还派了帮里排第四的穆子儒来调查。穆子儒看着文质彬彬的,眼神里却带着股不好惹的劲儿。褚韶华想从他嘴里问出是谁指使的,可穆子儒守着“行规”,半个字都不肯透露。

不过,一来二去打交道多了,穆子儒倒觉得褚韶华不一般,既有胆量又有脑子,就提出要跟她结为义兄义妹。褚韶华心里清楚,青帮在上海的势力大得很,不管是做买卖还是过日子,都不能跟青帮闹僵。后来的事证明,这个盟结得太对了——有一次褚韶华急需钱周转,穆子儒一句话没说,直接给她汇了两万美金。

这边穆子儒帮着查案,那边律师也没闲着,硬是从被抓的杀手嘴里问出了真相:雇人杀人的,是田家的旁支田有为,他还是田氏电力集团的负责人。警察立马行动,把田氏电力给封了,账本也全带走了。田家这下彻底慌了——那时候的商家账本,哪经得起细查?里头全是见不得人的猫腻。

褚韶华心里明白,田家是上海的大家族,光靠警察和青帮的力量还不够,得借老百姓的舆论造势。她赶紧把上海各大报社的记者都请了过来,把自己遇刺的前因后果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报纸一登出来,全上海都炸开了锅,大伙都在议论,田家到底干了多少亏心事,才要下这么狠的手杀人灭口。

一边是警察查账的压力,一边是老百姓的议论纷纷,田家实在扛不住了,只好主动找褚韶华想和解。褚韶华直接开口要20万大洋,还撂下话:“这次要是不答应,下次再谈,可就不是这个数了。”田家觉得褚韶华这是趁机敲诈,不仅不肯掏钱,还在报纸上反过来咬她一口,说她是故意讹钱。

褚韶华一点都不慌,马上又开了场记者会,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这20万我一分钱都不会留,全捐给慈善机构!”接着又把索赔的数额提到了50万,还提醒大伙:“田家现在肯定急坏了,说不定会把田有为杀了灭口,好掩盖真相。”

这一下,舆论彻底倒向了褚韶华,全上海的人都相信,刺杀就是田家干的。更让田家头疼的是,田氏电力的账本确实有大问题,要是真查清楚了,老百姓肯定不答应,到时候他们连电力经营权都得丢。

走投无路的田家,只好去找闻知秋帮忙说情。闻知秋在上海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他的调解下,褚韶华松了口,最后田家拿出40万大洋,才算把这事了结了——多亏了闻知秋的面子,田家少花了10万。

40万大洋一到账,褚韶华立马办了场捐赠仪式,把这笔钱全部分给了育善堂和上海红十字会。各大报纸又争相报道,全上海的人都夸褚韶华心地善良、有大义,她的名声一下子传到了顶峰。

再看田家,为自己的糊涂和霸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光没了40万大洋,名声也彻底臭了,旗下的产业跟着受连累,一天不如一天,最后慢慢垮了下去。

而褚韶华呢?借着这场风波,在上海彻底站稳了脚跟。她跟青帮结了盟,有了靠山;又得到了商界伙伴的支持;还靠捐出40万大洋赢了老百姓的心,为后来自己打造商业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一个逃荒到上海的纱厂女工,到后来在上海滩能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褚韶华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在乱世里,真本事不是靠拳头和暴力,而是靠脑子和不服输的劲头。老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智者善谋”,褚韶华既有志向又有智慧,才能在困境里杀出一条路,活成了人人佩服的样子。

声明:信息和图片来源于百度

来源:博学蓝天2D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