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输出到平台产品,Netflix 如何重塑韩流

西瓜影视 韩剧 2025-09-21 18:31 2

摘要:当《鱿鱼游戏》火遍全球,让无数人沉迷于一场残酷的生存游戏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韩流”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当《鱿鱼游戏》火遍全球,让无数人沉迷于一场残酷的生存游戏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韩流”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紧接着,《黑暗荣耀》又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引发了跨越国界的社会共鸣。

从1998年金大中政府提出“文化立国”战略算起,韩剧似乎终于站上了世界舞台的最中央。

但是,韩剧的“外壳”或许还是韩国的,但它的驱动内核与商业逻辑,正日益“奈飞化”。

过去,韩剧的生产主要由KBS、MBC、SBS三大电视台主导。这些电视台或多或少承担着国家文化传播的任务,在题材选择和表达上相对克制。

而Netflix的到来,似乎打破了这一切。它带着雄厚的资本,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充裕的预算、更宽松的环境。

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了《黑暗荣耀》里对校园霸凌问题毫不避讳的尖锐呈现。

也看到了2019年那部石破天惊的《王国》。这部剧是Netflix首部韩语原创剧,它大胆地将韩国古装剧与丧尸题材结合,不仅在韩国本土口碑收视双丰收,更让Netflix第一次验证了韩语原创剧的全球传播力。

但这种“自由”其实是在一个新的、更强大的框架内运作。

韩剧的“甲方”,已经从过去带有公共属性、旨在输出国家形象的电视台,转变为一个由全球算法驱动、以“差异化点击”为核心目标的商业平台。

于是,韩剧传统的“高情感密度+慢热式铺陈”模式,比如《请回答1988》那种需要慢慢品的剧,逐渐被边缘化。

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流媒体观看习惯的“强设定+快节奏+视觉奇观”。

这种转变,与其说是艺术上的自觉,不如说是在迎合一个全球平台的“内容规训”。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Netflix为韩剧提供了一个韩国本土媒体难以企及的全球舞台。

没有这个平台,很难想象《鱿鱼游戏》能在短短几周内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符号。

这似乎完美实现了韩国“文化立国”的初衷,让本国的故事被全球观众看见和喜爱。

但是,Netflix的策略,并非简单地把韩国故事推向世界,而是要让这个故事在全球范围内“被看懂”。

为了做到这一点,一个关键动作就是“文化转译”。

比如《鱿鱼游戏》,它巧妙地将韩国社会内部极其严峻的“阶级撕裂”和债务问题,转译成了一个全球观众都能瞬间理解的“生存游戏+阶级寓言”框架。

同样,《黑暗荣耀》的复仇故事,也精准地嵌入了全球通用的类型片结构中。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最能体现韩国本土生活经验和文化特殊性的细节被弱化了,而那些能引发“全球普遍情绪”的元素则被放大。

它利用了韩国的社会问题作为叙事素材,但最终产出的,是一个“韩国语境下的全球类型剧”。

从商业上看,Netflix的巨额投资无疑给韩国内容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根据财报,在TVING、Wavve等韩国本土平台还在亏损泥潭里挣扎时,Netflix韩国在2024年的收入同比增长了9%,营业利润更是大涨44%。

但这种“共赢”的表象下,是对韩国本土媒体生态的根本性冲击。

Netflix在韩国已经占据了40%的OTT市场,用户渗透率高达27%。它不仅是内容的“分流口”,更是预算的“分流口”。

2024年9月,Netflix正式在韩国上线了它的广告系统Ads Suite。

这意味着Netflix不再满足于赚取订阅费,而是开始直接抢夺传统电视台赖以为生的广告预算。

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整体广播电视广告销售额同比下降了8.1%,其中地面广播广告收入更是首次跌破1万亿韩元。

这是一场“降维打击”,从商业根基上动摇了韩国的媒体产业。

而且,当一部剧成为全球爆款后,最大的商业利益流向了美国加州的服务器上。

韩国的制作公司拿到了制作费,但IP的全球价值和长期收益权,却被平台牢牢掌握。

Netflix时代的韩流,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重塑。

它不再是单纯由内向外的文化输出,更像是一个被全球资本和工业体系整合、改造后的“平台产品”。

韩流的中心已经从首尔的电视机构,悄然转移到了美国的科技巨头手中。

来源:小芳医学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