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就在这锅汤里,有人偏偏把辣椒换成了糖——钱弘俶,一个差点被亲叔叔坑死的少年国王,最后把整锅汤端给了赵匡胤,换江南三十年不打仗。
“五代十国”四个字,听着就像一锅乱炖:皇帝轮流做,百姓天天哭。
可就在这锅汤里,有人偏偏把辣椒换成了糖——钱弘俶,一个差点被亲叔叔坑死的少年国王,最后把整锅汤端给了赵匡胤,换江南三十年不打仗。
这事儿要是拍成爽剧,弹幕估计得刷“开挂”。
但《太平年》没走爽剧套路,它把“开挂”拆成了三步:先让你看清乱世有多脏,再让你明白妥协有多难,最后告诉你——和平不是天上掉馅饼,是有人把刀收进鞘里,还递上了户口本。
先说乱世有多脏。941年,吴越国王钱元瓘一死,朝堂秒变狼人杀:宰相冯道老狐狸,权臣胡进思直接掀桌子,北边契丹南下,南边闽国虎视眈眈。12岁的钱弘俶被推上王位,活像被扔进绞肉机的小羊羔。
剧里第一场重头戏,就是白宇演的钱弘俶在灵堂前发抖——不是演的,历史上这孩子真被吓哭过。
但编剧董哲没让他哭太久。
第二集直接快进到他23岁,孤身去汴梁朝贺,路上看见饿殍遍野,回来连夜写了《纳土策》。
这策论不是“臣愿投降”,而是“用贸易换和平”——吴越出丝绸茶叶,北宋出马匹铁器,百姓免徭役,商税三七分。
赵匡胤看完直接摔杯子:“这小子比我还懂经济!
”
最绝的是感情线。
周雨彤演的孙太真,原型是钱弘俶的表妹,历史上记载她“性刚烈,通兵法”。
剧里给她加了场戏:胡进思逼宫那晚,她拎着刀守宫门,砍翻三个刺客,转头对钱弘俶说:“你要怂,我就改嫁赵匡胤。
”弹幕瞬间炸了:“姐姐杀我!
”
当然,历史剧不能只有爽点。
导演杨磊拍“纳土归宋”那场戏,用了8K镜头扫过钱塘江——江面千帆竞发,岸上百姓跪送国王。
白宇没哭,只是反复摩挲腰间玉佩,那是孙太真送的,刻着“民为贵”。
这场戏拍了十七条,最后一条他嗓子哑了,低声说了句:“对不起。
”现场收音没剪,直接用了。
有意思的是,剧播完吴越博物馆门票涨了300%。
导游现在会指着钱弘俶画像说:“看,这就是那个把国家当嫁妆的男人。
”而弹幕最火的一句话是:“如果妥协能换来老婆孩子热炕头,谁愿意天天喊打喊杀?
”
说到底,《太平年》好就好在没把历史拍成神坛,它让你看见:所谓大时代,不过是无数个“怕老婆改嫁”的瞬间堆起来的。
来源:西西一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