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带大6个孩子的江德华,看似辜福一生,到底有多累?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1 07:35 1

摘要:江德华一辈子绕不开的就是孩子。从哥嫂家的江卫国、江卫东,到双胞胎江亚菲、江亚宁,再到自己与老丁的女儿丁小样,她前前后后亲手带大了6个孩子。有人说她天生就爱围着孩子转,可若细品剧里那个藏在角落的镜头,才懂她这份“爱”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疲惫。

重新观看《父母爱情》才明白,这个场景下的德华表情看起来相当疲惫。尽管她嗓门高亢、行动狂野,但仍无法掩饰她脸上的忧愁。

江德华一辈子绕不开的就是孩子。从哥嫂家的江卫国、江卫东,到双胞胎江亚菲、江亚宁,再到自己与老丁的女儿丁小样,她前前后后亲手带大了6个孩子。有人说她天生就爱围着孩子转,可若细品剧里那个藏在角落的镜头,才懂她这份“爱”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疲惫。

那是江德福一家刚搬去松山岛的时候,安杰生下双胞胎后身体虚弱,家里的大小事全压在了江德华肩上。

某天清晨天还没亮,镜头轻轻扫过厨房门口——江德华斜靠在门框上打盹,手里还攥着没洗完的尿布;灶台上的铁锅冒着热气,锅里是给孩子们温着的早饭;而她脚边的小板凳上,还堆着半盆没搓完的脏衣服。

这个不到十秒的画面,道尽了江德华的日常。那时候没有纸尿裤,孩子们的尿布得一块块手洗、一张张晾晒;没有辅食机,孩子的米糊要亲手磨得细腻;没有洗衣机,一家老小的衣服全靠她的双手搓出泡沫。

安杰坐月子的那些日子,江德华一天要洗几十块尿布,做饭、喂饭、哄睡连轴转,常常忙到后半夜才能沾床,天不亮又得爬起来生火做饭。

在院子里,忙于家务和哄娃的江德华,早已经筋疲力尽。她已经带着4个孩子过着每日重复的岛上生活。与乡下的辛酸日子相比,虽然身心俱疲,但这种只伤身不伤心的日子让德华满意。

带大一个孩子就够熬人,江德华要面对的,还是5个性格各异的“小魔王”。江卫国调皮捣蛋总闯祸,她得跟在后面给人道歉赔笑脸;江卫东嘴甜会哄人,却总偷偷抢妹妹的零食,她得当“裁判”公平评理;双胞胎更难招架,一个哭另一个准跟着闹,她常一手抱一个在院子里来回打转,胳膊酸得抬都抬不起来。

有次安杰回娘家,江德华一个人带四个孩子。白天忙得顾不上吃一口热饭,晚上等孩子们睡熟后,她瘫坐在炕沿上,连脱鞋的力气都没有。镜头特意给了她的手一个特写:指关节粗得像小萝卜,手心满是干裂的口子,指甲缝里还嵌着洗不掉的污渍。这双手抱过哭闹的婴儿,洗过成盆的尿布,揉过面团,劈过柴火,早就没了同龄女人该有的细嫩。

老丁见她累得直不起腰,劝她别这么拼,她总笑着说:“习惯了,不忙反倒浑身不得劲。”可转身给孩子盖被子时,她扶着腰轻轻捶打的动作,还是藏不住日积月累的劳累。后来她自己生了丁小样,既要照顾襁褓中的新生儿,又要帮着带哥嫂家的孩子,常常一边给小样喂奶,一边给亚菲梳辫子,连吃饭都得端着碗站着囫囵几口。

孩子们慢慢长大,江德华的背却越来越驼。她总说自己是干活累的,可没人知道她多少次夜里腰疼得睡不着,只能偷偷用热毛巾敷着缓解;没人看见她给孩子洗衣服时,因为弯腰太久差点栽进洗衣盆;更没人知道她为了让孩子们吃顿新鲜海货,凌晨就去海边赶海,冻得手脚通红也舍不得先暖一暖。

多年后江亚菲提起姑姑,总说她身上有股淡淡的肥皂味和奶香味。那其实是常年洗尿布、哄孩子留下的味道,是她用无数个不眠之夜、酸痛的腰肩,换给孩子们的安稳童年。那个靠在门框上打盹的细节,从不是她偶尔的疲惫,而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日常。

江德华的累,从来不用喊在嘴上,全藏在那双粗糙的手、微驼的背,和眼底藏不住的倦意里。

幸运的是,江德华并不计较。初婚丈夫的失踪让这个在婆家默默无名的女人受尽白眼。能够到哥嫂家帮忙带孩子已经是某种程度上的幸福。

幸亏,江德华有偏心的一面。作为姓江的人,她真的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内心深处认为这是她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她生活意义的组成部分,也是她生存在世上的寄托。

因为,这些孩子是她的侄子侄女、血脉,在后代中延续着她自己的血脉,所以江德华毫不犹豫地帮忙带孩子。

来源:二姐自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