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将至!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曙光》将袭!王劲松、侯勇、丁勇岱、牛犇坐镇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1 00:29 2

摘要:比如《觉醒年代》,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那群有血有肉、有理想也有挣扎的先驱;《人间正道是沧桑》把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讲得荡气回肠。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最近几年,好的主旋律剧是越来越“好看”了。

不再是那种喊口号、强行热血的套路,而是真正能走进人心、让人共鸣的作品。

比如《觉醒年代》,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那群有血有肉、有理想也有挣扎的先驱;《人间正道是沧桑》把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讲得荡气回肠。

而今年,《上甘岭》《西北岁月》等剧的播出,也延续了这一波高质量主旋律的势头。

而现在,又有一部重磅作品即将加入这个行列——《曙光》。

它讲的不是虚构的英雄传奇,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1947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陕北那段惊心动魄的转战历程。

那段历史,是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从黑暗迎来光明的关键转折,也是“曙光”这个名字的由来。

那么问题来了:在已经有这么多优秀作品的背景下,《曙光》凭什么能再次点燃观众的热情?

首先,你得看看它的幕后团队。

导演赵宁宇,可不是生面孔。

你可能看过他参与的《光荣与梦想》《建军大业》,或者电影《百万雄师》,都是场面宏大、叙事扎实的作品。

编剧阮品棋,更是长期深耕军史题材,对那段历史如数家珍。

这两人强强联合,一个擅长调度大场面,一个擅长刻画人、讲透事,可以说从根上就保证了剧集的品质。

但真正让人服气的,是他们在制作上的“较真”。

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氛围,剧组手工缝制了130套戏服,精心制作了2万件道具,甚至搭建了整整33000平方米的窑洞群——不是为了凑数,是为了让每一个镜头都有代入感。

他们还动用了600多名工作人员和近5000名群众演员,很多场景都是实景拍摄,没有靠绿幕和特效糊弄。

这种“笨功夫”,恰恰是很多剧最缺的。

演员方面,更是“戏骨开会”。

王劲松、侯勇、丁勇岱,这几位往那儿一站,就是戏。

而最让人动容的是牛犇老师——今年已经90岁高龄,依然坚持出演“白老汉”一角。

他从影超过70年,这次仍亲自上阵,不敷衍、不摆架子,让人肃然起敬。

特型演员阵容也同样强大:

佟瑞欣饰演毛泽东,侯祥玲饰演周恩来,祝新运(对,就是当年《闪闪的红星》里的潘冬子)饰演任弼时,王韦智饰演朱德,郭晓峰饰演刘少奇。

他们都不是靠“像”吃饭的演员,而是靠“神似”和演技说话。

尤其是佟瑞欣,这些年他在《伟大转折》《长征大会师》等剧中多次塑造毛主席,一举一动已渐入化境。

在叙事上,《曙光》没有采用传统线性讲故事的方式,而是用了一种叫“大连续小单元”的模式。

什么意思呢?就是整体故事是连贯的,但在每一个关键节点又会深入去刻画细节和人物心理。

比如党中央如何决策、战士如何行军、老百姓如何支援……这些细节往往最打动人。

为了保证真实性,剧组还请来了历史学者和军事专家做顾问,从服装道具到战术动作,一一校对。

这不是较真,这是对历史的尊重。

《曙光》这个标题,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

它既指向那个历史阶段——中国革命最艰难也最充满希望的时期,也隐喻着我们每一个人在困境中依然要相信光明的精神力量。

它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牺牲、坚持的人。

目前,《曙光》已经顺利完成拍摄,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2025年正式播出。

从已有的片花和剧照来看,画面质感厚重,演员情绪饱满,历史氛围营造得十分到位。

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它很可能成为继《觉醒年代》之后又一部现象级的主旋律作品。

说到底,我们为什么愿意看好《曙光》?

不是因为它题材“正”,而是因为它愿意回到创作的初心:把历史讲真、把人写活、把戏做扎实。

没有强行煽情,没有空洞口号,只有真实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而这,恰恰是最能打动人的。

如果你也喜欢《觉醒年代》,也曾被《人间正道是沧桑》震撼过,那不妨把《曙光》放入你的期待片单。

明年,它很有可能成为那部让你再次为历史感动、为信仰落泪的剧。

值得等,也值得追。

来源:功夫小娱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