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石|东北抗联在三江(第十七集)《岁月不老的歌 》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0 15:43 1

摘要:在东北的茫茫林海间,岁月的痕迹镌刻在每一寸土地上。往昔,这里战火纷飞,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而一群英勇无畏的抗联战士,宛如钢铁脊梁,撑起了民族的希望。抗联交通员李升,便是其中一位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传奇的英雄,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深刻内涵。

在东北的茫茫林海间,岁月的痕迹镌刻在每一寸土地上。往昔,这里战火纷飞,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而一群英勇无畏的抗联战士,宛如钢铁脊梁,撑起了民族的希望。抗联交通员李升,便是其中一位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传奇的英雄,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深刻内涵。

李升是闯关东来到东北,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李升,一颗反抗的种子在心底悄然种下。当抗联队伍来到他的居住乡村宣传抗日思想时李升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抗联队伍,成为了一名交通员。那时的他青春正好,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他知道从此自己将踏上一条充满危险与挑战的道路,但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心中的正义他义无反顾。

群山峻岭,林雪穿行,使命在肩成为交通员后李升的生活便与艰苦和危险紧紧相连。东北的冬天,冰天雪地气温常常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李升常常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传递重要情报。他背着简陋的行囊,里面装着关乎抗联战士生死存亡的信件和物资。在茫茫群山雪林中他的身影显得那么渺小,但他的步伐却异常坚定。每一步都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寒风如刀割在他的脸上他的脸早已被冻得通红双手也被冻得失去了知觉。

有一次,他要将一份紧急情报送到另一处抗联营地途中,他遭遇了暴风雪,狂风裹挟着雪花,让他几乎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他只能凭借着记忆和对方向的判断摸索前行。饥饿和寒冷不断地侵袭着他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情报送到。他在雪地里艰难地爬行,手脚被尖锐的冰凌划破,鲜血染红了白雪,但他没有丝毫退缩。经过几天几夜的艰难跋涉他终于将情报送到了目的地,为抗联的一次重要行动提供了关键支持。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李升还要面对敌人的追捕和盘查。敌人为了切断抗联的情报线,设置了重重关卡。但李升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一次次化险为夷。有一次,他在传递情报时被敌人发现。敌人紧追不舍,他迅速躲进了一个废弃的房屋里。敌人在外面大声叫嚷,试图逼他出来。李升冷静地思考着对策,他发现房屋后面有一个小窗户。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窗户,利用房屋的掩护,悄悄地爬到了屋后的小巷里。敌人在屋内没有找到他,便到外面四处搜寻。李升趁着敌人分散的机会,巧妙地绕过了他们,成功地摆脱了追捕。在无数次与敌人的斗智斗勇中,李升的信念更加坚定。他深知,自己的每一次任务都关系到抗联队伍的安危,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他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在战火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时光荏苒,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已两鬓斑白。但李升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青春的光芒,那是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李升就像那棵屹立在山顶的大松树,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他的革命精神永远不会老去。他的青春在战火中绽放,他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理想和信念,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康 石)

作者简介: 李生,字:康石,1974年下乡知青,1980年返城在佳木斯电视台专题部当摄影记者。拍摄过很多纪录片 :2004年拍摄《佳木斯一一东北小延安》2014拍摄纪录片《铁血三江》2014年拍摄《决战黎明》喜爱用文字书写自然风光、生活趣事,人生感悟。

来源:探秘桂北

相关推荐